淋菌性尿道炎怎么治疗?

发布于 2025/04/28 15:49

淋菌性尿道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局部清洁护理、避免性接触、补充水分、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淋菌性尿道炎通常由淋球菌感染、不洁性行为、免疫力低下、尿道黏膜损伤、共用个人物品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

淋菌性尿道炎主要由淋球菌感染引起,需使用抗生素进行病原体清除。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阿奇霉素、多西环素等。药物治疗需遵医嘱完成全程,避免自行停药导致耐药性。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尿道灼热感减轻、分泌物减少等症状。

2、局部清洁护理:

保持外阴及尿道口清洁可减少细菌滋生。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部,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清洗后高温消毒。局部护理有助于缓解尿频、尿痛等不适症状。

3、避免性接触:

治疗期间需禁止性行为直至痊愈,防止交叉感染或病情反复。性伴侣应同步接受检查治疗,避免形成"乒乓感染"。恢复性生活后建议使用避孕套等屏障保护措施。

4、补充水分:

每日饮水2000-3000ml可增加尿量冲刷尿道。推荐饮用温开水、淡竹叶茶、玉米须茶等利尿饮品。充足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尿液,减轻排尿时的灼痛感。

5、定期复查:

完成治疗后需进行尿道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复查。复查时间通常安排在停药后1周,确认病原体是否彻底清除。若复查阳性需调整用药方案,阴性则建议3个月后再次复查。

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日常可适量食用冬瓜、薏仁等利尿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治疗期间禁止饮酒,保持适度慢跑、瑜伽等温和运动。注意观察排尿情况,如出现血尿、腰痛等症状需立即复诊。伴侣同治是预防复发的关键措施,治愈后仍需坚持安全性行为。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