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骨轻微骨折的症状是怎样
发布于 2025/04/28 19:18
发布于 2025/04/28 19:18
脚踝骨轻微骨折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淤血、活动受限以及负重困难。
1、局部疼痛:骨折后患处会出现持续性疼痛,按压或活动时疼痛加剧。疼痛程度与骨折严重性相关,轻微骨折可能仅在特定动作时产生刺痛感。休息时疼痛可能减轻,但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可能引发不适。
受伤后数小时内会出现软组织肿胀,皮肤发亮紧绷。肿胀范围可能扩散至足背或小腿下部,常伴随局部温度升高。抬高患肢可缓解肿胀程度,但完全消退需数日时间。
3、皮下淤血:骨折48小时后可能出现青紫色瘀斑,由毛细血管破裂导致。淤血颜色随时间由紫红渐变为青黄,范围可能向下蔓延至足底。冷敷可限制淤血扩散,热敷促进后期吸收。
踝关节屈伸旋转功能明显下降,无法完成踮脚、跳跃等动作。尝试活动时可能听到骨摩擦音,被动活动度检查引发剧烈疼痛。使用护踝支具可暂时稳定关节。
5、负重困难:
患肢难以承受全身重量,行走时出现避痛性跛行。单腿站立测试阳性,X线检查可见骨皮质不连续但无移位。需使用拐杖分担体重,避免骨折端二次损伤。
建议伤后立即停止活动并冰敷处理,24小时内每2小时冰敷15分钟。抬高患肢时需超过心脏水平,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恢复期可进行脚趾抓毛巾、踝泵运动等康复训练,饮食注意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适量食用乳制品、深海鱼和坚果。肿胀持续加重或出现皮肤苍白需及时就医。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