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急性肠胃炎病因

发布于 2025/04/29 10:01

小孩急性肠胃炎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

1、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是儿童急性肠胃炎的常见病原体。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潜伏期短,起病急骤。患儿多表现为呕吐、水样腹泻、低热,病程通常3-7天自限。治疗以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为主,蒙脱石散可保护肠黏膜,益生菌制剂能调节肠道菌群。

2、细菌感染: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大肠杆菌等病原体通过污染食物或水源感染。可能与进食生冷食物、未煮沸牛奶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高热等症状。轻症选用头孢克肟、阿奇霉素等抗生素,重症需静脉补液联合喹诺酮类药物治疗。

3、饮食不当:

暴饮暴食、食用油腻辛辣食物、过量冷饮等会刺激胃肠黏膜。婴幼儿突然转换奶粉品牌或添加新辅食也可能诱发症状。表现为腹胀、嗳气、非感染性腹泻,调整饮食结构后多可缓解。建议少量多餐,选择米汤、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

4、过敏反应:

牛奶蛋白、鸡蛋、海鲜等食物过敏可导致肠黏膜免疫反应。多与遗传性过敏体质有关,通常表现为进食后呕吐、血便、皮疹等症状。回避过敏原是关键措施,急性期服用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严重过敏需皮下注射肾上腺素。

5、寄生虫感染:

蓝氏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等寄生虫通过污染水源传播。农村地区卫生条件差时易发,表现为慢性腹泻、营养不良、腹痛等症状。甲硝唑、替硝唑是常用驱虫药物,治疗期间需配合高蛋白饮食促进黏膜修复。

患病期间建议采用BRAT饮食香蕉、米饭、苹果泥、吐司,避免乳制品和高纤维食物。注意餐具消毒与手卫生,腹泻严重时口服补液盐每公斤体重50-100ml。观察尿量、精神状态等脱水指征,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意识模糊需急诊就医。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