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拉肚子和呕吐怎么回事

发布于 2025/05/01 15:57

肠梗阻伴随腹泻和呕吐可能由机械性梗阻、动力性梗阻、血运性梗阻、炎症性因素、肿瘤性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胃肠减压、药物治疗、手术解除梗阻等方式治疗。

1、机械性梗阻:

肠腔被异物或异常结构阻塞导致,常见于肠粘连、肠套叠、粪石堵塞等情况。肠道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时,近端肠管扩张引发反射性呕吐,梗阻远端肠管因缺血坏死可能出现血性腹泻。需通过腹部CT或造影明确梗阻部位,完全性梗阻需紧急手术解除。

2、动力性梗阻:

肠道蠕动功能紊乱所致,多见于术后肠麻痹、电解质紊乱或神经系统疾病。肠内容物滞留引发腹胀呕吐,同时肠黏膜分泌亢进导致水样腹泻。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配合新斯的明等促动力药物改善,严重者需纠正低钾血症等基础病因。

3、血运性梗阻:

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导致肠壁缺血,早期表现为剧烈腹痛伴呕吐,后期因肠黏膜坏死脱落出现暗红色血便。多发生于房颤患者或高凝状态人群,需血管造影确诊后行取栓术或抗凝治疗。

4、炎症性因素:

克罗恩病、憩室炎等慢性炎症导致肠壁纤维化狭窄,除梗阻症状外常伴发热、黏液脓血便。需通过肠镜和病理检查鉴别,轻者可用美沙拉嗪控制炎症,重度狭窄需行肠段切除术。

5、肿瘤性因素:

结直肠肿瘤增长阻塞肠腔或引发肠套叠,典型表现为渐进性便秘与腹泻交替、呕吐物带粪臭味。确诊需肠镜取活检,根据分期选择根治性手术或姑息性造瘘,晚期患者需联合放化疗。

肠梗阻患者急性期需严格禁食,症状缓解后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选择低渣高蛋白食物如米汤、蒸蛋羹等。恢复期每日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避免进食糯米、柿子等易致梗阻的食物。术后患者应定期复查肠功能,出现持续腹胀或排便习惯改变需及时就医排查复发可能。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