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炎什么症状和病因
发布于 2025/05/03 08:17
发布于 2025/05/03 08:17
急性肝炎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病因包括病毒感染、药物损伤、酒精刺激、自身免疫异常及代谢性疾病等因素。
甲型、乙型、戊型肝炎病毒是常见病原体,病毒直接攻击肝细胞引发炎症反应,患者可能出现发热、恶心等症状。治疗需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干扰素,同时配合护肝治疗。
2、药物损伤: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代谢产物会损伤肝细胞膜,常见于超剂量用药后24-72小时出现肝区疼痛。需立即停用肝毒性药物,必要时使用乙酰半胱氨酸解毒。
3、酒精刺激:长期酗酒导致乙醇代谢产物积累,破坏肝细胞线粒体功能,表现为腹胀、蜘蛛痣。戒酒是首要措施,严重者需补充B族维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治疗。
4、自身免疫异常: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肝细胞,多见于中年女性,常伴关节痛、皮疹。确诊需检测抗核抗体,治疗采用泼尼松等免疫抑制剂。
5、代谢性疾病:
威尔逊病等遗传代谢缺陷导致铜沉积在肝脏,引发角膜K-F环和震颤。需终身低铜饮食,配合青霉胺促进铜排泄。
急性肝炎患者应保证每日2500毫升饮水,选择易消化的低脂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腐。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轻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加重肝脏负担。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出现意识模糊或呕血需立即就医。注意餐具消毒隔离,接种肝炎疫苗可预防部分病毒性肝炎。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