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主要通过什么传染

发布于 2025/05/03 16:38

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传播、血液传播、间接接触传播、医源性传播等途径传染。

1、性接触传播:

梅毒螺旋体存在于患者的皮肤黏膜损害处,性行为过程中直接接触破损的皮肤或黏膜可导致传染。无保护措施的阴道性交、肛交、口交均可能传播,早期梅毒患者传染性最强。使用避孕套可有效降低风险,但无法完全避免阴囊、会阴等避孕套未覆盖部位的接触感染。

2、母婴传播:

妊娠期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先天性梅毒。分娩过程中新生儿接触产道病变也可能被传染。未经治疗的孕早期感染者胎儿感染率达70%-100%,孕晚期治疗可降低至2%以下。所有孕妇均应接受梅毒血清学筛查,阳性者需立即接受青霉素治疗。

3、血液传播:

输入含有梅毒螺旋体的血液或血制品可导致感染,潜伏期梅毒患者血液具有传染性。共用注射器吸毒、非法采供血等行为是主要传播方式。我国自2010年起已将梅毒检测纳入献血必检项目,正规医疗机构输血感染风险极低。

4、间接接触传播:

极少数情况下可通过接触被患者分泌物污染的毛巾、餐具等物品传染,需满足物品新鲜潮湿且接触者皮肤有破损的条件。日常共餐、握手等社交行为不会传播,无需过度恐慌。

5、医源性传播:

医务人员接触患者病变组织或分泌物时发生职业暴露可能感染,尤其在进行口腔诊疗、手术操作时。规范的消毒措施和防护装备可完全阻断传播,医疗机构需严格执行器械灭菌规程。

预防梅毒需建立安全性行为观念,固定性伴侣并使用避孕套;孕产妇应完成规范产检与梅毒筛查;避免共用注射器、非法采血等高风险行为;接触可疑污染物后及时清洗消毒。出现硬下疳、皮疹等可疑症状需立即就医检测,早期青霉素治疗可完全治愈。梅毒患者应告知性伴侣共同检查治疗,治愈前避免性接触。日常保持良好卫生习惯,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物品。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