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肠炎是怎么引起的原因吃什么药

发布于 2025/05/06 14:28

急性胃肠炎通常由感染、食物中毒、药物刺激、过敏反应、压力过大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止泻药、止吐药、抗酸药、益生菌等药物治疗。

1、感染:

急性胃肠炎最常见的病因是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病毒感染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寄生虫感染如阿米巴原虫等。这些病原体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人体,破坏胃肠道黏膜,引发炎症反应。

2、食物中毒:

食用被细菌或毒素污染的食物是急性胃肠炎的另一大原因。常见于未煮熟的海鲜、肉类、蛋类,以及未清洗的蔬菜水果。食物中的有害物质直接刺激胃肠道,导致呕吐、腹泻等症状。

3、药物刺激:

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等可能引起胃肠道刺激,导致急性胃肠炎。这些药物可能破坏胃黏膜屏障,增加胃酸分泌,引发炎症反应。

4、过敏反应:

对某些食物或药物过敏可能引发急性胃肠炎。常见的过敏原包括牛奶、鸡蛋、海鲜、坚果等。过敏反应导致胃肠道黏膜水肿、充血,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5、压力过大:

长期精神压力或突然的心理创伤可能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急性胃肠炎。压力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胃肠道运动、分泌和免疫功能,引发炎症反应。

急性胃肠炎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油腻、生冷食物,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粥、面条等。适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脱水。保持良好作息,避免过度劳累。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时,应及时就医。

上一篇 : 急性肠胃肠炎发病原因

下一篇 : 没有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