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怎么缓解恶心想吐的症状
发布于 2025/05/24 09:57
发布于 2025/05/24 09:57
急性肠胃炎恶心想吐可通过口服补液盐、调整饮食、腹部热敷、药物干预及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通常由病毒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胃肠黏膜炎症刺激、电解质紊乱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引起。
呕吐导致体液大量丢失时,需及时补充电解质。选择低渗型口服补液盐Ⅲ能快速纠正脱水,每袋溶解于250毫升温水中分次饮用。儿童按50毫升/公斤体重补充,成人每次呕吐后饮用100-200毫升。避免直接饮用白开水或含糖饮料加重电解质失衡。
2、调整饮食:发病初期需禁食4-6小时使胃肠休息,之后逐步尝试米汤、藕粉等流质食物。遵循BRAT饮食原则香蕉、米饭、苹果泥、吐司,避免奶制品、高脂及辛辣食物。少食多餐,每次进食量不超过200毫升,餐后保持坐位30分钟减少呕吐反射。
3、腹部热敷:用40℃左右热水袋敷于上腹部,每次15-20分钟可缓解胃肠痉挛。热敷时取侧卧位防止呕吐物误吸,配合顺时针按摩脐周能促进肠蠕动恢复。注意糖尿病患者及皮肤感觉障碍者需控制温度,防止低温烫伤。
4、药物干预:
多潘立酮通过阻断多巴胺受体增强胃动力,甲氧氯普胺兼具中枢止吐和促排空作用。H2受体阻滞剂如雷尼替丁可减少胃酸分泌,蒙脱石散能吸附消化道病原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儿童孕妇禁用胃复安等中枢性止吐药。
5、就医治疗:出现持续呕吐超过24小时、呕血、意识模糊等预警症状需急诊处理。严重脱水者需静脉补液,细菌性肠炎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顽固性呕吐可能需胃管减压,合并肠梗阻或腹膜炎体征者需外科会诊。
恢复期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可饮用淡绿茶或生姜红枣汤温中和胃。症状缓解后2周内避免生冷食物,逐步增加蒸蛋羹、龙须面等低纤维饮食。保持餐具消毒,饭前便后规范洗手。适当散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但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呕吐反射。观察排便性状变化,若出现果酱样便或柏油样便提示消化道出血可能。
上一篇 : 急性肠胃炎吃什么可以缓解胃疼症状
下一篇 : 宝宝急性肠胃炎有什么症状是什么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