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运动对心脑血管疾病有帮助吗
发布于 2025/05/30 14:30
发布于 2025/05/30 14:30
跑步运动对心脑血管疾病有显著帮助。规律跑步能改善血压、降低胆固醇、增强心肌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动脉硬化风险。
1、改善血压:跑步时心率加快,血管扩张,长期坚持可降低静息血压。有氧运动能减少血管外周阻力,尤其对高血压前期患者效果明显。每周3次30分钟慢跑可使收缩压下降5-10毫米汞柱。
2、调节血脂:跑步消耗大量能量,促进低密度脂蛋白分解,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持续运动能减少血管壁脂质沉积,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显示规律跑步者总胆固醇水平可降低15%-20%。
3、增强心功能:跑步时心脏每搏输出量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心室壁厚度适应性增厚。长期锻炼可使静息心率降低,心脏工作效率提升,减少心律失常风险。适度跑步还能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建立。
4、促进循环:跑步时肌肉收缩产生泵血效应,加速静脉回流。运动时血管内皮释放一氧化氮,改善微循环灌注。持续锻炼能增加毛细血管密度,特别对脑部血液循环改善明显,降低脑梗风险。
5、抗动脉硬化:
跑步产生的血流剪切力可抑制血管炎症因子释放,延缓动脉硬化斑块形成。运动时产生的内啡肽具有抗炎作用,能减少血管内皮损伤。长期跑步者颈动脉内膜厚度增长速率显著减缓。
建议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从快走开始逐步过渡到慢跑,运动时佩戴心率监测设备保持靶心率。跑步前后充分热身拉伸,选择塑胶跑道或减震跑鞋减少关节负担。合并严重冠心病或心衰者需医生评估后制定个性化方案,可配合深海鱼油、纳豆激酶等膳食补充剂,但需避免空腹或餐后立即运动。运动中出现胸闷、眩晕应立即停止并就医。
上一篇 : 吃什么打通血管最快90岁老年人
下一篇 : 慢跑对心脑血管有哪些好处和坏处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