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1型糖尿病
发布于 2025/06/27 07:02
发布于 2025/06/27 07:02
1型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为高血糖和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1型糖尿病通常在儿童或青少年期发病,需终身胰岛素替代治疗。
一、发病机制1型糖尿病主要由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共同触发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胰岛β细胞进行性破坏。约90%患者可检测到胰岛自身抗体,包括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素自身抗体等。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可能参与免疫异常激活,寒冷气候和过早接触牛奶蛋白也被认为与发病相关。
二、临床表现典型症状包括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伴体重下降,起病急骤者可能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呼吸深快伴烂苹果味呼气。儿童患者可表现为夜尿增多或遗尿复发,部分患者以视力模糊、皮肤感染难愈为首发症状。
三、诊断标准符合以下任一标准即可诊断: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随机血糖超过11.1mmol/L伴典型症状,或糖化血红蛋白超过6.5%。需检测C肽水平评估胰岛功能,1型糖尿病通常表现为空腹C肽低于0.6ng/ml。胰岛自身抗体检测有助于鉴别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四、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最危急的并发症,血糖常超过16.7mmol/L,血酮体升高,动脉血pH低于7.3。高渗高血糖状态多见于老年人,血糖可超过33.3mmol/L而无明显酮症。两者均需紧急补液和小剂量胰岛素静脉输注治疗。
五、长期管理基础-餐时胰岛素方案是标准治疗,常用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等。持续血糖监测系统有助于优化控制,目标糖化血红蛋白儿童不超过7.5%,成人不超过7%。需定期筛查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慢性并发症,每年检测尿微量白蛋白评估肾病风险。
1型糖尿病患者需建立包含内分泌科医生、营养师、糖尿病教育护士的多学科管理团队。每日监测血糖4-7次,碳水化合物计数法控制饮食,保持规律有氧运动。建议佩戴医疗警示手环,预防低血糖时随身携带葡萄糖片。家属应学习胰岛素注射和酮症酸中毒识别技能,青春期患者需特别关注心理适应问题。
上一篇 : 二甲双胍格华止最佳服用时间
下一篇 : 什么是类固醇糖尿病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