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如何治疗

发布于 2025/07/01 15:47

肾小球肾炎可通过调整饮食、控制血压、使用药物、免疫抑制治疗、透析或肾移植等方式治疗。肾小球肾炎通常由感染、自身免疫异常、遗传因素、代谢性疾病、药物损伤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肾小球肾炎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5克,避免加重水肿和高血压。适量减少优质蛋白摄入,选择鸡蛋、牛奶等生物价高的蛋白来源。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减少肾脏代谢负担。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有助于改善微循环。严格限制水分摄入需根据尿量调整,出现少尿时每日液体入量不超过前一日尿量加500毫升。

2、控制血压

血压需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可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片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钾片,这两类药物具有降低肾小球内压的作用。定期监测晨起和睡前血压,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合并水肿时可配合使用呋塞米片等利尿剂,但需注意电解质平衡。生活方式上需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激动。血压持续不达标时需考虑调整用药方案。

3、使用药物

对于大量蛋白尿患者可选用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但需警惕血糖升高、骨质疏松等副作用。伴有高凝状态时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血栓形成。合并感染时应根据病原学检查选用青霉素V钾片等肾毒性较小的抗生素。贫血患者可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改善症状。使用环孢素软胶囊等免疫抑制剂时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避免肝肾毒性。

4、免疫抑制治疗

病理类型为新月体肾炎或狼疮性肾炎时,可采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冲击治疗。难治性病例可联合环磷酰胺注射液或他克莫司胶囊进行多靶点抑制。生物制剂如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可用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治疗期间需每周检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预防机会性感染。免疫抑制疗程通常需要6-12个月,不可擅自减停药。

5、肾脏替代

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毫升/分钟时需考虑血液透析,常用碳酸氢盐透析液纠正酸中毒。腹膜透析可选择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方式,使用腹膜透析液维持电解质平衡。终末期肾病患者在条件允许时可进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需长期服用他克莫司胶囊等抗排斥药物。替代治疗前需建立动静脉内瘘或腹膜透析导管通路,术后需监测移植肾功能和排斥反应。

肾小球肾炎患者需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和肾脏超声,建议每1-3个月随访一次。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血尿。冬季注意保暖防止血管收缩影响肾脏灌注。出现水肿加重、尿量骤减或血压急剧升高时需立即就医。长期管理需营养科、肾内科等多学科协作,延缓疾病进展。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