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超声主要干什么

发布于 2025/07/05 16:52

介入超声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是一种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的微创操作技术。

介入超声通过实时超声影像引导,能够精准定位病变部位,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在诊断方面,常用于组织活检、囊肿抽吸、脓肿引流等操作,帮助明确病变性质。在治疗方面,可应用于肿瘤消融、硬化治疗、置管引流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介入超声适用于肝脏、甲状腺、乳腺、肾脏等多个器官的疾病处理,尤其对无法耐受传统手术的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操作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执行,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接受介入超声检查或治疗后,患者需遵医嘱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或感染,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上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促进组织修复。若出现发热、持续疼痛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复查。日常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早期发现潜在疾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