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会不会引起心律不齐
发布于 2025/08/10 12:31
发布于 2025/08/10 12:31
骨折可能会引起心律不齐,但通常与严重创伤、基础疾病或并发症相关。多数骨折患者不会直接出现心律不齐,若发生需警惕脂肪栓塞、电解质紊乱或应激反应等特殊情况。
骨折后局部组织损伤可能引发炎症反应,导致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间接影响心脏传导系统。轻微骨折患者若未合并其他疾病,一般不会出现明显心律不齐。但剧烈疼痛可能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短暂性窦性心动过速,这种生理性反应通常在疼痛缓解后消失。
严重创伤如多发性骨折或骨盆骨折时,骨髓脂肪颗粒可能通过破损血管进入循环系统形成脂肪栓塞,阻塞肺血管或冠状动脉,导致心肌缺血性心律不齐。开放性骨折继发感染可能引起脓毒血症,细菌毒素可抑制心肌细胞钠钾泵功能,诱发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长期卧床患者因血钙代谢异常可能出现低钙血症,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表现为QT间期延长伴发尖端扭转型室速。
骨折后应密切监测心率变化,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时需完善心电图、心肌酶谱及电解质检查。合并慢性心脑血管疾病或老年患者建议进行动态心电监测,及时纠正低氧血症、酸中毒等诱发因素。康复期需循序渐进进行床上肢体活动,避免长期制动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加重心脏负荷。
上一篇 : 拔智齿后那个洞臭到恶心
下一篇 : 早上起来出汗是什么原因?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