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8/15 14:11

崩漏的常见病因主要有气虚不摄、血热妄行、肾虚不固、瘀血阻滞、肝郁气滞等。崩漏是指女性非经期阴道大量出血或经期出血量过多、持续时间过长的病症,需结合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气虚不摄

长期劳累、饮食失调或慢性疾病耗伤气血,导致脾肾气虚,统摄无权。患者除崩漏外常伴有面色苍白、气短乏力、舌淡脉弱等症状。治疗需补气摄血,可遵医嘱使用补中益气丸、归脾丸、人参养荣丸等中成药,配合艾灸关元、气海等穴位。

2、血热妄行

素体阳盛或过食辛辣致血分伏热,热迫血行而发崩漏。多见血色深红黏稠、口干咽燥、舌红苔黄等表现。需清热凉血止血,可选用固经丸、荷叶丸、丹栀逍遥散等药物,日常忌食羊肉、辣椒等辛热食物。

3、肾虚不固

先天不足或房劳多产损伤肾气,冲任失调引发崩漏。常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经血色淡质稀等症状。治疗宜补肾固冲,可遵医嘱使用左归丸、右归丸、龟鹿二仙胶等,配合黑豆、枸杞等食疗调理。

4、瘀血阻滞

经期产后余血未净或情志不畅致气滞血瘀,新血不得归经。表现为经血紫暗有块、小腹刺痛拒按。需活血化瘀止血,可选用少腹逐瘀颗粒、血府逐瘀胶囊、桂枝茯苓丸等,辅以山楂、玫瑰花等活血食材。

5、肝郁气滞

情志抑郁导致肝失疏泄,气机逆乱扰动血海。多见经前乳房胀痛、经血忽多忽少、脉弦等症。治疗需疏肝解郁调经,可用逍遥丸、柴胡疏肝散、开郁种玉丸等,保持情绪舒畅至关重要。

崩漏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保证充足休息。饮食宜温软易消化,多食红枣、桂圆等补血食材,忌生冷辛辣。建议记录出血情况,定期复查血红蛋白,若出现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或出血持续10天以上,应立即就医。中医调理需坚持3个月经周期以上,服药期间禁烟酒及浓茶。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