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是怎么得来的
发布于 2025/08/17 13:30
发布于 2025/08/17 13:30
新生儿败血症可能由母亲产道感染、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医疗器械污染、皮肤黏膜屏障受损、免疫功能不完善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静脉营养支持、免疫球蛋白输注、生命体征监测、感染源清除等方式治疗。
1、母亲产道感染母亲在分娩时若存在B族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病原体定植,可能通过产道垂直传播给新生儿。这类感染多表现为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发热或体温不升、喂养困难等症状。临床常用注射用青霉素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治疗,同时需对母亲进行同步筛查和治疗。
2、早产或低出生体重胎龄小于37周或体重低于2500克的新生儿,其皮肤屏障功能和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更易发生细菌入侵。这类患儿常见嗜睡、呼吸暂停等非特异性表现。除抗感染治疗外,需加强暖箱护理,必要时使用注射用免疫球蛋白增强抵抗力。
3、医疗器械污染气管插管、脐静脉导管等侵入性操作可能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带入血液循环。临床可见导管穿刺部位红肿、渗液等局部感染征象。治疗需立即拔除污染导管,并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注射用万古霉素等敏感抗生素。
4、皮肤黏膜屏障受损
新生儿皮肤角质层薄,脐部残端未完全愈合时,表皮葡萄球菌等条件致病菌可能经破损处侵入。表现为脐周红肿、脓性分泌物等。需用碘伏消毒液局部处理,严重时联合注射用苯唑西林钠进行全身抗感染治疗。
5、免疫功能不完善新生儿中性粒细胞趋化能力弱、补体系统发育不全,对李斯特菌等胞内病原体清除能力不足。这类感染多进展迅速,需早期使用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联合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并密切监测肝肾功能。
家长需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擦浴并重点消毒脐部。喂养时注意奶具消毒,接触婴儿前严格洗手。若发现精神反应差、吃奶量减少、体温异常等表现,应立即就医。医院需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高危新生儿定期进行血常规和炎症指标筛查,早产儿可考虑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母乳喂养有助于提供免疫活性物质,建议母亲保持良好营养状态。
上一篇 : 宝宝七个月就断奶合适吗
下一篇 : 咽峡炎需要喝阿奇霉素吗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