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伤疼痛怎么缓解

发布于 2025/08/18 13:14

摔伤疼痛可通过冷敷热敷交替、药物止痛、适度制动、抬高患处、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摔伤通常由外力撞击、软组织损伤、骨折等原因引起。

1、冷敷热敷交替

摔伤后48小时内建议冷敷,使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疼痛部位,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进行,有助于收缩血管减轻肿胀。48小时后转为热敷,用温热毛巾或暖水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淤血消散。注意避免冻伤或烫伤皮肤,糖尿病患者需谨慎控制温度。

2、药物止痛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双氯芬酸钠凝胶等药物。布洛芬缓释胶囊适用于中度疼痛伴炎症反应,对乙酰氨基酚片对胃肠刺激较小,双氯芬酸钠凝胶适合局部外用。使用前需排除药物过敏史,消化道溃疡患者应避免口服非甾体抗炎药。

3、适度制动

四肢摔伤后应减少关节活动,上肢可用三角巾悬吊保护,下肢避免负重行走。脊柱摔伤需保持平卧位,用硬板床固定。但完全制动不宜超过3天,待急性期过后应逐步开始康复训练,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4、抬高患处

四肢摔伤后将受伤部位抬高至超过心脏水平,如小腿摔伤可平卧时垫高足部。利用重力作用促进静脉回流,减轻组织水肿和胀痛感。配合踝泵运动效果更佳,即缓慢做足背屈和跖屈动作,每小时重复10-15次。

5、物理治疗

急性期过后可采用超声波、红外线或低频脉冲电刺激等物理疗法。超声波能促进组织修复,红外线可缓解肌肉痉挛,电刺激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需由专业康复师操作,每周2-3次,治疗期间观察皮肤反应,出现不适立即停止。

摔伤后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摄入帮助组织修复,补充维生素C促进胶原合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加重炎症反应。恢复期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逐步增强肌肉力量。若疼痛持续加重、出现肢体麻木或活动障碍,应及时就医排除骨折或神经损伤。日常注意居家防滑措施,老年人建议使用防滑鞋和扶手装置。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