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猝死时如何急救

发布于 2025/08/18 16:55

发生猝死时可通过心肺复苏、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移动患者、及时拨打急救电话等方式急救。猝死通常由心源性因素、脑卒中、严重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创伤等原因引起。

1、心肺复苏

立即对患者进行胸外按压,按压位置为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同时配合人工呼吸,每30次按压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心肺复苏能暂时维持心脑供血,为后续抢救争取时间。操作时需确保患者仰卧于坚硬平面,施救者需保持肘关节伸直,用上半身力量垂直下压。

2、自动体外除颤器

若现场配备AED设备,应尽快取出并使用。打开AED后按语音提示操作,将电极片贴于患者裸露胸部,机器会自动分析心律并提示是否需要电击。AED可识别室颤等致死性心律失常,并通过电击恢复正常心律。使用前需确保患者胸部干燥,贴电极片时避免接触金属物品。

3、保持呼吸道通畅

迅速清除口腔异物,采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对于无呼吸或喘息样呼吸的患者,需立即给予人工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助于提高通气效率,防止误吸和缺氧。操作时注意观察胸廓起伏,避免过度通气。若怀疑颈椎损伤,应采用推举下颌法而非仰头抬颏法。

4、避免移动患者

除非环境存在直接危险,否则不应随意搬动猝死患者。突然移动可能导致病情恶化,特别是存在心肌梗死或脑出血时。等待急救人员期间,应持续监测患者意识和呼吸变化。若必须移动,需保持头颈躯干成直线,使用硬质担架平移。

5、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在实施急救的同时,应让旁人立即拨打120等急救电话。准确报告事发地点、患者情况和已采取的急救措施。保持电话畅通以便急救人员指导,必要时可开启扬声器。若独自一人时遇到猝死情况,应先进行1-2分钟心肺复苏再呼救。

猝死急救的黄金时间为4-6分钟,每延迟1分钟抢救成功率下降10%。日常应学习规范的心肺复苏技术,公共场所需留意AED设备位置。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者需定期体检,控制血压血糖血脂。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情绪波动,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急救后即使患者恢复意识也需送医检查,排除潜在病因。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