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血压低怎么回事
发布于 2025/08/19 07:25
发布于 2025/08/19 07:25
心衰血压低可能由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血容量不足、药物副作用、电解质紊乱、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用药、补充血容量、纠正电解质紊乱、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植入心脏辅助装置等方式治疗。
1、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心衰患者心肌收缩力减弱导致心输出量减少,是血压降低的核心机制。长期高血压或冠心病引起心肌重构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可能低于40%,此时心脏指数常小于2.2L/min/m²。患者除血压下降外,多伴有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地高辛片增强心肌收缩力,或静脉泵入多巴酚丁胺注射液,严重者可考虑植入左心室辅助装置。
2、血容量不足过度利尿治疗或消化道出血可能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心衰患者使用呋塞米片等利尿剂时,若未及时监测尿量及体重变化,每日尿量超过2000ml可能引发体位性低血压。同时可见皮肤弹性减退、黏膜干燥等脱水体征。需根据中心静脉压监测结果调整补液速度,必要时输注人血白蛋白提高胶体渗透压,出血患者需使用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止血。
3、药物副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片、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物过量时,可能过度抑制代偿性血管收缩反应。这类药物虽可改善心衰预后,但可能使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伴随头晕、视物模糊等脑灌注不足表现。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必要时暂时停用,改用盐酸米多君片提升外周血管阻力。
4、电解质紊乱长期使用利尿剂可能引发低钠血症或低钾血症,血钠低于135mmol/L时会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兴奋性。严重低钾血症时血钾小于3.0mmol/L,可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加重心输出量下降。患者可能出现肌无力、肠麻痹等症状。需口服氯化钾缓释片纠正低钾,低钠患者应限制水分摄入并静脉补充高渗氯化钠注射液。
5、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心衰晚期常合并压力反射敏感性下降,导致体位变化时血管不能及时收缩。从卧位转为立位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超过20mmHg,可能发生跌倒或晕厥。这类患者需进行倾斜训练改善神经调节功能,必要时使用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调节血管张力,睡眠时保持床头抬高30度预防夜间低血压发作。
心衰合并低血压患者需每日晨起空腹测量血压并记录,控制每日饮水量在1500ml以内,饮食中适当增加含钾丰富的香蕉、橙子等水果。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起床时应先坐起30秒再站立。遵医嘱定期复查血常规、电解质及NT-proBNP水平,若出现持续头晕或意识改变需立即急诊处理。运动建议采用低强度有氧训练如床边脚踏车,每周3次每次不超过15分钟,运动时需有家属陪同监测血压变化。
上一篇 : 每天睡三四个小时会不会猝死
下一篇 : 头部撞击后恶心怎么办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