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夏天应该注意什么

发布于 2025/08/20 07:38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夏季需重点防范高温诱发血压波动、脱水及血栓风险,建议通过科学补水、合理降温、规律用药、饮食调整及适度运动等方式维护健康。

高温环境下人体出汗增多,血液黏稠度上升可能加重心脏负担。每日饮水量应维持在1500-2000毫升,少量多次饮用温水,避免冰镇饮料刺激血管收缩。室内空调温度建议设定在26-28摄氏度,外出时选择清晨或傍晚时段,佩戴遮阳帽并使用防晒霜。降压药、抗凝药等需严格遵医嘱定时服用,不可因夏季血压暂时降低而自行减药。饮食宜清淡,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控制每日盐分不超过5克,限制高脂高糖食物。运动选择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项目,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运动前后监测心率变化。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夏季需特别关注头晕、胸闷等不适症状,若出现持续头痛、呼吸困难或肢体麻木需立即就医。保持情绪平稳,午间适当休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指标。建议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避免单独进行长时间户外活动。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管理,可有效降低夏季病情加重的风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