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腹胀怎么推拿

发布于 2025/08/20 15:59

新生儿腹胀可通过轻柔的推拿手法缓解,常用方法有顺时针摩腹、分推腹阴阳、揉中脘穴等。新生儿腹胀可能与喂养不当、胃肠功能未完善、乳糖不耐受、肠道菌群失衡、肠绞痛等因素有关,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

1、顺时针摩腹

以掌心对准新生儿肚脐,用指腹或掌根沿顺时针方向缓慢按摩腹部3-5分钟。该手法能促进肠蠕动,帮助气体排出,适用于因吞入空气或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胀。操作时需保持室温适宜,使用婴儿按摩油减少摩擦,力度以皮肤轻微凹陷为度。若新生儿出现哭闹加剧需立即停止。

2、分推腹阴阳

双手拇指从胸骨剑突下沿肋弓向两侧分推至腋中线,重复10-15次。此手法可调节胃肠气机,缓解因受凉或肠痉挛导致的腹胀。推拿时注意避开剑突,动作需轻柔连贯。早产儿或脐部未完全愈合者慎用此法。

3、揉中脘穴

用中指指腹在脐上4横指处的中脘穴做环形揉动2-3分钟。该穴位能健脾和胃,改善因乳糖酶缺乏引起的腹胀。操作前需确认新生儿无腹部手术史,揉动频率约每分钟60次。配合热敷效果更佳,但温度不得超过40℃。

4、捏脊疗法

沿脊柱两侧膀胱经从下往上轻捏皮肤3-5遍,重点刺激脾俞、胃俞等穴位。此法通过神经反射调节胃肠功能,适用于反复发作的功能性腹胀。操作时需将新生儿俯卧于家长腿部,指甲需短且圆滑,出现皮肤发红即止。

5、下肢屈伸运动

握住新生儿双下肢做交替屈髋屈膝动作10-15次,模拟蹬踏运动。通过腹压变化促进肠道排气,对肠绞痛引起的腹胀效果显著。动作需缓慢匀速,避免过度牵拉髋关节。喂养后30分钟内不宜进行。

新生儿推拿需在进食1小时后进行,每日不超过2次。若腹胀伴随呕吐、血便、发热或持续超过24小时,应立即就医排除肠梗阻等急症。母乳喂养母亲需避免食用易产气食物,人工喂养者可尝试低乳糖配方奶粉。保持新生儿俯卧位排气姿势,定期进行被动操锻炼有助于预防腹胀复发。所有推拿手法均须由专业人员示范指导后实施,避免不当操作造成损伤。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