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压缩性骨折
发布于 2025/08/23 08:29
发布于 2025/08/23 08:29
压缩性骨折是指椎体因外力作用导致高度降低的骨折类型,常见于骨质疏松患者或外伤后,主要表现为背部疼痛、活动受限。
1、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压缩性骨折最常见的原因,骨密度下降导致椎体承重能力减弱。轻微外力如咳嗽、弯腰即可引发骨折。患者可能出现身高变矮、驼背等体征。治疗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等抗骨吸收药物,配合康复训练。
2、外伤撞击高空坠落、车祸等垂直暴力可直接导致椎体压缩,多见于胸腰段脊椎。常伴随剧烈疼痛、无法站立等症状。需立即制动并影像学检查,轻度骨折可通过佩戴支具保守治疗,严重者需行椎体成形术。
3、肿瘤转移乳腺癌、肺癌等转移至脊柱可破坏椎体结构,称为病理性骨折。疼痛夜间加重且与活动无关。需针对原发肿瘤治疗,配合放疗或椎体骨水泥注射缓解症状,必要时行脊柱稳定性手术。
4、长期激素使用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会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增加骨折风险。这类患者可能出现多节段椎体压缩。需评估激素使用必要性,改用吸入剂型或免疫抑制剂,同时监测骨密度变化。
5、绝经后雌激素缺乏
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骤降,加速骨量流失。椎体压缩骨折可呈阶梯式进展,初期可能仅表现为慢性腰背痛。激素替代疗法需严格评估适应症,可选用雷洛昔芬片等选择性雌激素调节剂。
压缩性骨折患者应避免搬运重物、突然扭转身体等动作,卧床时保持轴线翻身。日常摄入牛奶、豆制品等高钙食物,适度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疼痛缓解后逐步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如五点支撑法、小燕飞等动作,但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出现持续疼痛或下肢麻木需及时复查,排除神经压迫等并发症。
上一篇 : 手术后咳嗽吃什么药好得快
下一篇 : 骨科手术后吃什么身体恢复快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