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又名什么?
发布于 2025/08/24 16:08
发布于 2025/08/24 16:08
肺心病又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慢性肺部疾病或胸廓畸形导致肺动脉高压,最终引起右心室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疾病。
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肺心病的规范医学名称,强调其病因源于长期肺部病变。常见基础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纤维化等,这些疾病通过长期缺氧导致肺血管收缩、肺动脉压力升高,最终引发右心室代偿性肥厚和扩张。典型症状表现为活动后气促、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等,需通过肺功能检查、心脏超声等确诊。
2、肺源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是肺心病的简化表述,指肺部病变直接引发的心脏并发症。该名称突出肺部原发病与心脏继发损害的因果关系,常见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暴露人群。疾病进展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晚期可能出现肝大、腹水等右心衰竭表现,治疗需同时控制肺部感染和改善心功能。
3、肺性心脏病肺性心脏病是民间对肺心病的习惯性称呼,指因肺部病变导致的心脏功能障碍。这种命名方式直观反映疾病本质,但缺乏医学严谨性。患者常合并二氧化碳潴留和低氧血症,急性加重期可能出现意识障碍,需通过氧疗、无创通气等措施改善通气功能。
4、右心衰竭型肺病
右心衰竭型肺病是从病理生理角度对肺心病的描述,强调右心室负荷过重的特征。长期肺动脉高压使右心室后负荷增加,最终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临床可见剑突下心尖搏动增强、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等体征,治疗需使用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必要时给予强心药物。
5、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性心脏病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性心脏病是肺心病的病理学命名,突出肺动脉高压的核心机制。慢性缺氧引发肺血管重塑,血管壁增厚导致肺动脉压力持续升高。诊断需排除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治疗重点包括长期家庭氧疗、肺动脉扩张剂应用等延缓疾病进展。
肺心病患者需严格戒烟并避免呼吸道感染,保持低盐饮食控制液体潴留,遵医嘱进行呼吸康复训练。日常应监测体重和尿量变化,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或下肢水肿明显时需及时就医。冬季注意保暖防寒,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有助于预防急性发作。
上一篇 : 便秘对高血压患者的危害有哪些
下一篇 : 吃什么可以迅速升高血压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