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脏病饮食应该注意些什么
发布于 2025/08/26 16:39
发布于 2025/08/26 16:39
老年人心脏病饮食应注意低盐、低脂、低糖、高膳食纤维,并控制总热量摄入。主要原则包括限制钠盐摄入、选择优质蛋白、增加蔬菜水果、避免反式脂肪酸、少量多餐。
1、限制钠盐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5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及酱料。高钠饮食易导致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荷。可使用香草、柠檬汁等天然调味品替代盐分,同时注意隐藏钠来源如面包、饼干等。
2、优质蛋白优先选择鱼类、禽类、豆制品等低脂蛋白,每周摄入深海鱼2-3次。三文鱼、鲭鱼富含ω-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炎症反应。红肉摄入每周不超过300克,需剔除可见脂肪。
3、高膳食纤维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选择燕麦、糙米等全谷物及西蓝花、菠菜等深色蔬菜。可溶性纤维能结合胆固醇排出体外,建议将1/3主食替换为杂粮,水果选择苹果、梨等低糖品种。
4、避免反式脂肪禁用人造黄油、植脂末及反复煎炸食品。反式脂肪酸会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优先使用橄榄油、茶籽油等单不饱和脂肪酸。阅读食品标签时需警惕氢化植物油、起酥油等成分。
5、少量多餐每日分5-6餐进食,单次食量控制在七分饱。暴饮暴食可能诱发心绞痛,睡前2小时避免进食。可准备核桃、无糖酸奶等健康加餐,保持血糖稳定。
老年心脏病患者需定期监测体重和腰围,男性腰围建议不超过90厘米,女性不超过85厘米。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避免烧烤和爆炒。合并糖尿病者需同步控制碳水化合物总量,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蛋白质摄入量。建议每3-6个月进行营养评估,由临床营养师制定个体化方案。日常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但避免餐后立即活动。出现胸闷、水肿等症状时应及时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
上一篇 : 痛风会导致缺血性心脏病出现吗
下一篇 : 怎么检查有没有幽门螺杆菌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