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暖法”治三叉神经痛

发布于 2012/05/08 16:19

冬天对于三叉神经痛患者而言是非常难过的季节,总是会在不经意间诱发三叉神经痛。下面为大家介绍“六暖”法,让患者安然过冬。

1、吃暖:人的体内永远喜欢暖和的环境,身体暖和,微循环才会正常,氧气、营养及废物等的运送才会顺畅。特别是冬季吃早餐时,应该吃“热食”,才能保护“胃气”。中医学说的胃气,其实是广义的,并不单纯指胃这个器官而已,其中包含了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后天的免疫力、肌肉的功能等。因为早餐的时候,夜间的阴气未除,温度尚未回升,体内的肌肉、神经及血管都还呈现收缩的状态。如果这时候你再吃喝冰冷的食物,必定使体内各个系统更加挛缩、血流更加不顺,也许刚开始吃喝冰冷的食物的时候,你不觉得胃肠有什么不舒服,但日子一久或年龄渐长,你会发现怎么吸收不到食物精华,好象老是吃不结实,或是大便老是稀稀的,或是喉咙老是隐隐有痰不清爽,时常感冒,小毛病不断,这就是伤了胃气,伤了身体的抵抗力。

2、穿暖:自古就有“秋防燥、冬防寒”的说法,因为冬季寒冷,特别是寒风刺骨,如果不留意防寒,那么,“外寒侵入机体,经久不散,易伤人体的阳气,导致内寒产生,使人生病”。所以,进入冬季后,要把防寒作为养生的要务,不可硬撑。无论是在家还是外出都要留意穿着暖和。因此,要想地渡过寒冬,必需重视保暖,而头、背、足则是保暖的重点。

3、头暖:冬季如不重视头部保暖,很容易引发感冒、头痛、鼻炎、牙痛、三叉神经痛(有时也称“脸痛”)等,甚至引发严重的脑血管疾病。所以需要予以特别地警惕,采取必要的头部防寒保暖措施,尤其是体弱之人更要防范风寒侵袭头部,所谓“虚人最怕脑后风”。头部切忌顶风吹。特别是在寒风凛冽的冬季,更要留意过道风,在风大时应侧身走过,并用手护头。老年人每天外出最好配戴帽子。俗话说“天天戴棉帽,胜过穿棉袄。”洗头水的温度最好保持在35℃以上,洗后应马上用电吹风吹干,切忌在头发湿的情况下,迎风而走。晚上睡觉时,应封闭好窗门。睡觉时头部应远离风口处。

4、背暖:祖学称“背为阳”。人的背部为一身之表,风寒易从背部入侵机体。经常予以激发疏通,有益于气血运行,血脉流畅,滋养全身器官,自然体强少病。冬季里如背部保暖不好,则风寒极易从背部经络上的诸多穴位侵入人体,损伤阳气,使阴阳平衡受到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抗病能力减弱,诱发许多疾病或使原有病情加重及旧病复发。尤以老慢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风湿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对患有心脑血管病及高血压的老人及三叉神经痛(有时也称“脸痛”)患者而言,背暖尤为重要。

5、腰腹暖:腰腹部居于身体的中段,一旦阴寒入内,非常容易影响到全身脏腑气血的正常运行,上可达脾胃心肺、影响呼吸、循环、消化、吸收功能,下可至肝肾肠道膀胱、妨碍代谢、排泄、繁衍的运行,因此中医相当重视腰腹部的保护。腰腹部的避寒保暖,能保护阳气、抵御外邪、防范疾病,减少旧病的复发和恶化,对那些患有心、脑血管病、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痛经、月经周期不调、以及年老体虚之人,腰腹部的保暖尤为重要。

6、脚暖:俗语说“寒从脚下起”。医学认为,由于人的足部处于下肢末端远离心脏,下肢血液循环又是逆行向上,受地心吸引力和人体重力的影响,血液循环较慢,血液供应比身体任何部位都少,足部的皮下脂肪层很薄,保温性能较差,所以足的温度较低。三九寒冬时,脚受凉受冻后会伤及全身,尤其可危及心脏。足部受寒后抗病能力降低,还可引发胃痛、妇女痛经等多种疾病。因而冬季留意对足部的保暖,发生感冒咳嗽等疾病的机率也会大大减小。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