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复禾首页 > 疾病频道 > 皮肤科 > 色斑 > 病因

目胞黑的病因病机

发布于 2012/06/15 13:25

目胞黑是中医的诊断名称,指眼无它病,只是上下眼睑皮肤呈现青黑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黑眼圈、熊猫眼。西医又称眶周黑变病或眶周色素沉着症。那么中西医对于目胞黑的病因病机又有哪些不同的说法呢?

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目胞黑患者是由于“久病入络”,或肝气郁滞而血行不畅,或脾气虚弱,痰湿内生而阻塞经络,都可使眼睑内血流不畅,出现眼圈青黑。此外中医还认为,肝的本色是青色,肾的本色是黑色。如果肝肾阴虚,肝肾的本色外露也可导致眼圈青黑。

西医病因病机

西医认为目胞黑可因遗传体质、经常熬夜使眼睛过度疲劳、精神情绪不稳定或过度紧张、静脉曲张、外伤等造成静脉血管血流速度过于缓慢,眼部皮肤红细胞供氧不足,静脉血管中二氧化碳及代谢废物积累过多,形成慢性缺氧,眼睑被动性(静脉性)充血并造成眼部色素沉着所致。因为随着年龄增长,眼睛周围的皮下脂肪逐渐变薄,所以年龄越大,黑眼圈就越明显。另外,目胞黑还可能与肝胆疾病、月经不调痛经甲状腺功能亢进恶病质等因素有关。

Tips:目胞黑

可见于任何年龄,少数患者从青春期开始发病,大多属于先天遗传。皮肤颜色较浅的人发病率较高,女性和男性发病情况大致相同,多伴有家族史。除了影响美观以外,患者大多无自觉症状。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