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癌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发布于 2012/10/12 16:44

皮肤癌在中医治疗中可分为4个类型,分别为脾虚痰凝型、血热湿毒型、肝郁血燥型、血瘀痰结型,因分型不同其证候与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具体如下:

1.脾虚痰凝型

证候:皮肤中呈囊肿块,内含较多粘液,色呈蜡黄,逐渐增大,亦可破溃流液,其味恶臭,食少纳差,或有腹胀消瘦,舌黯红,苔腻,脉滑。

治法:健脾利湿,软坚散结。

2.血热湿毒型

证候:初起皮肤为一隆起米粒大至黄豆大小丘疹或小结节,呈黯红色,中央可结黄褐色或黯灰色痂,边缘隆起坚硬,日久病损可逐渐扩大,甚至形成溃疡,流液流血,其味恶臭或为渗液所盖,久久不愈。亦有形成较深溃口,如翻花状或外突成菜花样,舌红,苔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凉血,除湿解毒。

3.肝郁血燥型

证候:皮肤起小结节,质硬,溃后不易收口,边缘高起,色黯红,如翻花状或菜花状,性情急躁,心烦易怒,胸胁苦满,舌边尖红或有瘀斑,舌苔薄黄或薄白,脉弦细。

治法:疏肝理气,养血活血。

4.血瘀痰阻型

证候:皮肤起丘疹或小结节,硬块,逐渐扩大,中央部糜烂,结黄色痂,边缘隆起,有蜡样结节,边界不清,发展缓慢。或长期保持完整之淡黄色小硬结,最终破溃,舌黯红,苔腻,脉沉滑。

治法: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皮肤癌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