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面瘫可分为2类

发布于 2012/10/19 10:41

周围性面瘫是指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目前尚未明确病因。由于骨性面神经管仅能容纳面神经通过,风寒、病毒感染及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可引发,进而导致面神经受压。根据病因的不同常将周围性面瘫分为刺激性面瘫和麻痹性面瘫两种。

1、刺激性面瘫

刺激性面瘫发病与外界因素和心理刺激有关,如面部受到冷空气的直接刺激,引起神经一时性的麻痹;精神上受到严重刺激或情绪激动或长期郁闷低落,可对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产生不良刺激,诱发面瘫。对于刺激性面瘫患者而言,治疗的重点是改善神经痉挛状态,进而减轻神经水肿以消除面瘫症状。

2、麻痹性面瘫

麻痹性面瘫发病多与身体虚弱、疾病干扰有关,如更年期、过度劳累、体质虚弱、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神经系统病变、上呼吸道感染、淋巴管炎、腮腺炎、中耳炎等炎症等等。对于麻痹性面瘫患者而言,治疗的重点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同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及周围组织的炎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面瘫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