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萎缩的中医分型

发布于 2012/11/01 14:02

脑萎缩发病原因有多种,类型也不一样,在中医属“痴呆”、“健忘”、“眩晕”、“痿证”、“震颤”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虽病位在脑,但与各脏腑功能密切相关,病理机制属本虚标实,可分为五型:

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型

表现为头晕耳鸣,神疲倦怠、腰膝酸软,毛发焦枯,舌淡苔白,脉虚无力或沉细。治宜滋补肝肾,填精健脑。

气血不足,脑髓失充型

表现为面色少华,倦怠流涎,失眠纳少,肢体麻木,表情呆滞,喜静恶动,短气懒言,舌淡苔薄,脉细缓。治宜补气养血,益智健脑。

阴虚火旺,脑髓消缩型

表现为急躁易怒,失眠多梦颧红咽干眩晕耳鸣,两目干涩,皮肤干燥,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治宜滋阴降火,补髓健脑。

痰浊雍盛,蒙蔽脑窍型

表现为头重且晕,终日不语或忽哭忽歌,言语善恶不分,胸闷短气,肢冷畏寒,倦怠嗜卧,肢体麻木或沉重,舌淡苔白腻,脉滑。治宜祛痰化浊,开窍醒脑。

瘀血阻滞,脑失荣养型

表现为口唇紫暗,肢体麻木,健忘易惊,反应迟钝,神情淡漠,语言颠倒,多有中风或脑外伤病史,舌质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弦细或涩。治宜活血祛瘀,通络醒脑。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脑萎缩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