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患者应定期做哪些检查

发布于 2012/11/06 11:26

血管瘤是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是胚胎发育中血管发育异常所致,一般情况下生长缓慢、不会发生癌变,直径5cm以下的血管瘤一般不用治疗,但应定期检查时刻关注病情的发展。那么肝血管瘤都应检查什么呢?

B超

B型超声波检查对肝血管瘤的诊断符合率达84%,除能发现直径<2cm的肿瘤,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肿瘤周围的血流分布以及肝动脉或门静脉内有无癌栓等,而且无创伤、费用少、操作简单,是目前较好的有定位价值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但对于B超显示不典型者应做增强CT或增强MRI(核磁共振)检查。

肝功能

肝功能指标中的血清转氨酶、白蛋白以及胆红素等都可在肝细胞受损时及时表现出来,尤其是谷丙转氨酶(ALT)是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标志,肝细胞受损伤后会第一时间反映出来,所以血管瘤患者应定期检查肝功能,以便及时发现肝脏炎症变化,及时治疗。

血清甲胎蛋白

肝血管瘤患者应定期检查血清甲胎蛋白以随时了解病情变化,排除原发性肝癌一般情况下肝血管瘤患者的甲胎蛋白(AFP)定性都是阴性,也就是说肝血管瘤时血清甲胎蛋白的值都不会超过正常值,即使甲胎蛋白测量值偶尔高出正常范围,也都是暂时性的,一般不用经特殊治疗就会自行恢复正常。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