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婴幼儿贫血行动”惠及中国西部53万婴儿

发布于 2012/11/30 10:05

中新社秀山10月19日电(韩璐)乌黑的头发,红润的脸颊,大大的眼睛,在重庆的国家级贫困县秀山县的清溪场镇卫生室,3岁的廖子爱在一群等待进行健康检查的孩子中格外显眼。廖子爱是中国在西部贫困地区开展“消除婴幼儿贫血行动”项目的53万受益者之一。

“娃娃现在长得好健康哦!去年来检查的时候,看起来面黄肌瘦的,脸上看起来也没有血色。”卫生室的张主任还记得这个可爱的小姑娘。

“她以前不爱吃饭,也不长个,头发黄黄的,身体不好,常常进医院。”廖子爱的母亲陈小蓉告诉中新社记者。“2011年11月当地妇联组织3岁以下的孩子进行健康检查。医生跟我说孩子是贫血,所以会常生病。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这么小的孩子会贫血。”陈小蓉说。

从2011年起,全国妇联、卫生部、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共同开展“消除婴幼儿贫血行动”项目。该项目通过为免费为贫困地区婴幼儿发放补充包含蛋白质、铁等微量元素的辅食营养补充品(简称“爱心营养包”)和开展婴幼儿家长的健康教育,降低项目地区适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水平,促进贫困地区儿童健康成长。

“吃了半年多‘爱心营养包’以后,廖子爱变得爱吃饭,生病也少了。”陈小蓉笑着说。据了解,近日“消除婴幼儿贫血行动”专家评估工作组分赴重庆市秀山县、贵州省平塘县、宁夏原州区、陕西省蒲城县,开展该项目中期评估。专家随机抽查约1400名6至36月龄的婴幼儿,以检测婴幼儿服用“爱心营养包”后血红蛋白、铁蛋白数据,并与2011年11月初次调查时的数据进行对照,以了解“爱心营养包”服用的依从性及对项目地区婴幼儿贫血的改善效果。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称,“消除婴幼儿贫血行动”实施一年多来,项目通过向贫困地区6个月至36个月婴幼儿免费发放“爱心营养包”和开展面向婴幼儿家长的健康教育,有效降低了婴幼儿贫血患病率,改善了他们的营养状况,身高、体重明显增加,发育良好。该负责人表示,项目开展至今,已在中国西部11个省(区、市)的7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施,惠及婴幼儿约53万名。

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调查报告显示,中国5岁以下儿童的“生长迟缓”率是9.9%。在中西部农村地区,婴幼儿营养不良和贫血依然是影响儿童健康的突出问题,部分贫困地区2岁以下儿童的贫血患病率为40%左右。中国目前因为营养不良而生长迟缓的儿童数字仅低于印度,列全球第二。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