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机制

发布于 2012/12/25 15:03

儿童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代谢失常。钙盐不能正常沉积于骨骼的生长部位,以致出现生长骨骺发生病变为特征一种慢性营养疾病。如果成熟骨钙化不全则表现为骨质软化症,多见于成人,其发病机制如下。

一、维生素D摄入不足

天然食物中含维生素D较少,不能满足需要;乳类含维生素D量甚少,,母乳喂养儿若缺少户外活动,或不及时补充鱼肝油、蛋黄、肝泥等富含维生素D的辅食,亦易患佝偻病。

二、生长速度过快

早产或双胎婴儿体内贮存的维生素D不足,出生后生长速度快,需要维生素D多,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三、疾病因素

多数胃肠道或肝胆疾病会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如婴儿肝炎综合征、先天性胆道狭窄或闭锁、脂肪泻、膜腺炎、慢性腹泻等;严重肝、肾损害亦可致V维生素D羟化障碍、生成量不足而引起佝偻病。

四、药物影晌

长期服用抗惊厥药物可使体内维生素D不足,如苯妥英锅、苯巴比妥等可提高肝细胞微粒体氧化酶系统的活性,使维生素D和25(OH)D加速分解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糖皮质激素会对抗维生素D转运钙的作用。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