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红斑狼疮多为一过性病变

发布于 2013/01/21 14:49

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被动传播的自身免疫疾病,在患有SLE的母亲中期孩子的发病率为5%,但第一胎出现新生儿狼疮,则该产妇下一胎发生SLE的机会会增加至15%。

新生儿红斑狼疮,即患红斑狼疮的母亲将体内的抗核抗体经胎盘传递给胎儿,多见于3个月内的新生儿。约有一半的新生儿红斑狼疮患者伴有皮损,最常见的皮损为出现少量环状红斑,盘状红斑性狼疮皮损则较为少见。患儿皮疹主要发生在面部、头皮、眼眶周围,也有少数可发生在四肢及非暴露部位。

此外,有些患儿可能只出现皮损而无其他症状,但有些患者会伴有心脏传导阻滞,有些患儿还会出现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肝脾肿大、肾小球肾炎等。抗Rr/SS-A抗体,可作为新生儿红斑狼疮的血清标志。

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红斑狼疮一般为一过病变,皮损通常在新生儿出生时或出生后数周出现,6个月内消退,新生儿体内的抗核抗体在出生后4~6个月即可消失,仅少数患儿发展成系统性红斑狼疮。因此,为了避免新生儿红斑狼疮患者的出现,一定要控制好狼疮患者在妊娠期间的病情。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