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病毒的形态和生物学特性
发布于 2013/01/29 13:40
发布于 2013/01/29 13:40
丙肝病毒(HCV)是引发丙型病毒肝炎的病毒,目前,HCV导致丙型肝炎的机理仍未十分清楚,多数学者认为:HCV在肝细胞内复制引起肝细胞结构和功能改变或干扰肝细胞蛋白合成,可造成肝细胞变性坏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疾病的发生。
HCV是一种直径30~80nm的球形颗粒(在肝细胞中为36~40nm,在血液中为36-62nm),外有脂质外壳、囊膜和棘突结构,内有由核心蛋白和核酸组成的核衣壳。HCV对有机溶剂敏感,如10%氯仿可杀死HCV;煮沸或紫外线亦可使HCV灭活,血清经60℃10小时或1/1000福尔马林37℃6小时处理后,可使HCV传染性丧失;血制品中的HCV可用干热法80℃72小时或加入变性剂使之灭活。需要注意的是,黑猩猩对HCV易感,是目前最理想的动物模型,体外细菌培养非常困难,尚无较满意的结果,目前也缺乏对丙型肝炎特异性免疫预防措施。
上一篇 : 丙肝病毒的基因组结构
下一篇 : 丙肝的常见危害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