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恢复期突然出现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发布于 2013/04/01 15:05

16岁的彤彤几个月前突然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十多天连续尿黄,在病情加重5天后家人赶紧带着去医院检查,经血常规、B超、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查后被确诊为乙肝,随即入院开始治疗。

经甘利欣、还原型谷胱甘肽、易善复等治疗,彤彤乙肝病情有所好转,已经进入恢复期。然而入院第5周起突然出现低热,随后逐渐出现高热,体温高达38.9℃,静脉穿刺部位开始渗血,有片状淤斑,排鲜红样便,伴极度全身乏力,急查血常规WBC1.5×109/L、RBC1.77×1012/L、HGB50.3g/L,、PLT5.45×109/L,先后2次行骨髓穿刺提示骨髓增生减低,粒系明显减少,各阶段粒细胞均减少,红系极为减少,成熟红细胞大小不一,淋巴细胞比例增高,网状细胞占5.2%,全片未见巨核细胞,血小板少,骨髓检查提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象。结合临床症状与检查结果,最终彤彤被确诊为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

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发生在急性肝炎后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在肝炎恢复期发病,其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药物及其居住环境有关,预后较差。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