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血管床减少是肺动脉高压成因之一

发布于 2013/04/10 14:45

慢性阻塞肺病是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最常见的病因。而慢性阻塞性肺病引发继发性肺动脉高压主要是由于肺血管床减少等原因。而引起肺血管床减少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

肺血管损毁:当慢性阻塞性肺病造成严重的肺气肿时,会造成肺泡间隔断裂,许多肺泡会融合成大泡,致使肺泡壁毛细血管损毁。

血管内阻塞和闭塞:慢性阻塞性肺病时,由于肺小动脉炎,其炎性机化可引起肺小动脉阻塞和闭塞。

血管外压迫:慢性阻塞性肺病可导致肺泡内压升高,使肺血管受压而狭窄。

以上三种原因都可导致肺血管床减少,无疑是导致肺动脉高压的成因之一。在过去的很长时期,医学界一直认为肺血管床减少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引发肺动脉高压的主要原因。但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用附有可膨大球的三腔插管阻塞一侧肺动脉,肺动脉压力不增加或仅轻度增加;另外,当将犬肺切除2/3时,才接近肺动脉高压;而人类也只有在肺血管床减少70%以上时,才会出现显着的肺动脉高压。这是因为肺血管床为正常肺血管储备能力很大,具有很大的扩张性,平时大半常处于关闭状态。所以,肺血管床减少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引起的肺动脉高压中只起到次要作用。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