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颈椎病患者拍片时常要变换体位

发布于 2013/05/02 15:56

颈椎病患者在拍颈椎片时医生常让摆出各种不同的姿势,这主要是为了让观察的部位显示更清晰,以便确定病变究竟发生在什么部位。不同体位子片有不同的诊断价值。

(1)颈椎侧位片:为首选位,可观察颈椎曲度、前后椎体缘骨赘、椎间隙、椎体脱位、椎体融合、棘突畸形、椎管前后径大小,并可观察后关节错位及钩椎关节骨赘,但往往需结合斜位片。

(2)颈椎正位片:可观察棘突有无偏歪、寰枢关节脱臼、齿状突有否骨折或缺失(必要时拍张口位)、钩椎关节有否骨赘、椎间隙有否狭窄及有无颈肋、横突肥大、隐裂等。

(3)左右斜位片:主要观察椎间孔是否缩小及其缩小的原因。

(4)功能位片:如有必要需拍颈椎过屈、过伸、左右斜位片等,以动态观察不同位置骨赘及有否颈椎各部畸形。

(5)自然位拍片:即患者平时喜欢保持的颈姿。这种体位可准确显示颈椎的现有状态,如曲度、椎间隙大小及有无错位等,并可避免颈椎外伤后因摆各种体位而引起的继发性损伤。

在临床实践中,多数人仅据侧位片即可诊断,必要时才加拍其他体位片。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