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病理
发布于 2013/06/18 11:02
发布于 2013/06/18 11:02
乳腺癌的病理形态复杂,为了较全面及确切地反映乳腺癌的病理形态特征与生物学行为,各家有不少的分类法。1978年,全国乳腺癌早期诊断座谈会将乳腺癌分为非浸润性癌、非特殊型浸润性癌及特殊型浸润性癌三大类。
1.非浸润性癌
该型是乳腺癌的早期阶段,当癌瘤局限在乳腺导管或腺泡内。未见突破其基底膜时称非浸润性癌。
(1)导管内癌癌细胞局限于导管内,未突破管壁基底膜。多发生于中小导管,较大导管少见,一般为多中心散在性分布。
(2)小叶原位癌发生于小叶导管及末梢导管上皮细胞的癌,多见于绝经前妇女,发病年龄较一般乳腺癌早5~10年。小叶增大,管泡增多,明显变粗,充满无极性的癌细胞。小叶原位癌发展缓慢,预后良好。
2.早期浸润性癌
(1)小叶癌早期漫润癌组织突破管壁基底膜,开始向小叶间质浸润,但仍局限于小叶范围内。
(2)导管癌早期浸润导管内癌的癌细胞突破管壁基底膜,开始生芽,向间质浸润。
3.浸润性特殊型癌
(1)乳头状癌发生于大乳管的上皮细胞,癌实质以有纤维脉管束或无纤维脉管束的乳头状结构为主者,可为非浸润性与浸润性乳头状癌。其浸润往往出现于乳头增生的基底部。
(2)髓样癌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切面常有坏死和出血,镜下可见大片癌细胞,间质中有大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以癌周边部更明显,一般认为是机体对肿瘤产生的抵抗。
(3)导管癌发生于导管或小导管上皮细胞,是恶性度较低的类型,预后良好。
(4)腺样囊性癌由基底细胞样细胞形成大小,形态不一的片块,内有数目不等、大小较一致的圆形腔隙,腔面及细胞片块周边可见肌上皮细胞。
(5)大汗腺样癌癌细胞胞浆丰富,嗜酸性,有时可见顶浆突起,胞核轻度到中度异型,形成腺管、腺泡或小乳头结构。
(6)黏液腺癌发生于乳腺导管上皮黏液腺化生的基础上,多见于近绝经期或绝经后的妇女,尤以60岁以上妇女多见。癌实质中,上皮黏液成分占半量以上。黏液绝大部分在细胞外,形成黏液湖;偶见于细胞内,呈印戒样细胞。
(7)鳞状细胞癌来源于鳞状上皮化生的乳腺导管上皮。癌实质全部为典型的鳞状细胞癌,即可见细胞间桥和角化。若其他型癌发生部分鳞状上皮化生,则不在此列。
(7)鳞状细胞癌来源于鳞状上皮化生的乳腺导管上皮。癌实质全部为典型的鳞状细胞癌,即可见细胞间桥和角化。若其他型癌发生部分鳞状上皮化生,则不在此列。
(8)乳头派杰氏病又称乳头湿疹样癌,Paget(1874)首先描述此病。
4.浸润性非特殊型癌
(1)浸润性小叶癌小叶癌明显向小叶外浸润,包括小细胞型浸润癌。
(2)浸润性导管癌导管癌明显浸润间质,但浸润部分不超过癌实质一半。若超过一半,则以浸润性癌的主要形态命名。
(3)硬癌癌细胞排列成细条束或零散分布,很少形成腺样结构,纤维间质成分占三分之二以上,且致密。
(4)髓样癌癌巢呈片状或团块状密集,可有腺样结构;癌实质占三分之.一以上,间质可有少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
(5)单纯癌介于硬癌与髓样癌之间,即癌实质与纤维间质成分比例近似。
(6)腺癌癌细胞大小尚一致,胞浆丰富,可有分泌;;核深染,核分裂像多见;癌细胞呈腺管样排列,层次多,极性紊乱,缺少基底膜,在间质中呈浸润性生长;底细胞亦可呈条索或片块状排列,腺管样排列需占二分之一以上。
上一篇 : 乳腺癌的诊断要点
下一篇 : 乳腺癌的鉴别诊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