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状红斑狼疮损害主要侵犯皮肤,发病年龄多为20~40岁的中青年,女性多于男性,好发部位主要是暴露部位,如面部、鼻梁、两颊部、对称分布,状如蝴蝶,其次为口唇、耳部、手背和前额、头皮等处。皮疹为持久性盘状红斑,界限清楚,微隆起于皮面,其上覆一层厚的黏着性鳞屑,不易剥脱,如用力将鳞屑剥去,则在鳞屑底面可见多数刺状角质栓,皮疹底部毛囊口明显扩大,恰与鳞屑上的角质栓相对应。日久损害中央逐渐萎缩,中心凹陷,可见毛细血管扩张,色素减退,边缘绕有一圈色素增深的暗红色晕。尚有第2种皮损为紫红色浸润性斑块,不发生萎缩和鳞屑,一般在面部。头部皮损可导致永久性脱发。口腔
黏膜损害呈灰
白斑,边缘发红,有时糜烂,形成浅溃疡,最后出现萎缩。少数患者皮疹广泛,波及头、面、四肢、躯干等处,称为播散性盘状红斑狼疮。
偶尔盘状损害显著高起,表面呈疣状,称肥厚性红斑狼疮。全身症状少见,在病程进展时,部分患者可有
低热、关节痛等。病程缓慢,可持续数年至数十年,少数患者在慢性病变的基础上,可以发生皮肤钙质沉着症、基底细胞癌或鳞状细胞癌,也有发生角化棘皮瘤者,1%~5%的盘状红斑狼疮可转化为其他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