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临床上常见3种证型

发布于 2013/09/13 15:58

面瘫在中医又称为“口眼斜”“喁嘴风”等。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病急速,以一侧面部发病多见。本病多由于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面部经络,导致气血痹阻,面部少阳经络、阳明经筋失于濡养,以致肌肉纵缓不收而发。临床常见以下三种证型。

1.初起风邪客络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感受风寒邪毒,上犯头面,致使经络阻痹,气血郁滞。除可见面肌不收、口眼?斜、头晕耳鸣等常见面瘫症状外,部分患者尚可出现典型的耳后疱疹、皮损红赤、疼痛剧烈等。

2.中期气血瘀滞当面瘫两周后,转归为经脉痹阻、气滞血瘀,患者面部麻木不仁,面肌萎弱无力,闭目时,病侧眼球向外上办转动,露出白色巩膜,鳄泪症或患脸局部板滞感。

3.病久虚中挟实病变日久,筋络失养,可出现筋肉挛缩拘急,正虚邪实,患者除具面瘫主证外,还出现动辄乏力,胃纳不佳,自汗耳鸣等气血不足之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面瘫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