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诊断鉴别的方法是什么

发布于 2017/03/02 15:09

胆管癌诊断鉴别的方法是什么呢?胆管癌的诊断和鉴别对于胆管癌的治疗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出现了误诊的情况可能就会耽误患者的及时治疗,影响对病情的控制,那么胆管癌诊断鉴别的方法是什么呢?

诊断方法

肝门部胆管癌的经典诊断模式为:黄疸+肝内胆管扩张+肝外胆管口径正常+胆囊空虚+肝门部占位病变,诊断并不困难,但多已属中晚期,若能在黄疸出现之前得以确诊,对提高切除治愈率具有积极意义。

1.B型超声扫描以无创伤、可重复、简单、经济而成为梗阻性黄疸病因筛选的首选检查方法。其优点是:

①可显示肝内胆管扩张,肝外胆管和胆囊空虚;

②扩张胆管远侧的管腔突然截断闭塞,并可发现中等或低回声的团块影;

③可以明确肿瘤的部位及浸润范围;肿瘤与肝动脉和门静脉的关系,以及门静脉有无癌栓;

④同时还可了解肝内有无转移及肝外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B超的不足之处是清晰度不高,可受肥胖、肋弓遮盖、肠道气体以及操作者本身等因素影响。

肝门部胆管癌B超图像:a.浸润型,b.肿块型.

2.CTCT扫描的图像比较清晰,不受肥胖、肠道气体和操作者的主观因素影响,是诊断肝门部胆管癌的首选方法。

肝门部胆管癌CT门静脉期扫描:门静脉右支上方可见一结节状软组织影,密度较肝实质密度低,但较扩张的胆管高.

对于胆管癌病变局部而言,CT可发现肝门部肿块影或胆管壁局部不规则增厚征象。胆管癌肿块在增强早期(动脉期)呈低密度,门静脉期肿块密度逐渐增高即延迟强化。

肝门部胆管癌多乏血管,而包绕腺腔的致密纤维基质潴留造影剂的时间较长,故在CT增强时动脉期往往呈现低密度或等密度,而在门静脉期或平衡期相对高密度,这就是肝门部胆管癌延迟强化的病理基础。

胆管癌间接影像有胆道梗阻征象、受累相应胆管引流区域肝萎缩征象。若同时肝内见有多个小结节低密度影,提示胆管癌有肝内转移。若胆管癌较小或肿瘤沿管壁生长而直接征象不明显,诊断胆管癌主要靠CT间接征象,即肝内外胆管扩张、范围、胆囊的大小及肝门淋巴结等来确定胆管病变的部位和性质。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