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病中医治疗方法——穴位埋线法(下)
发布于 2015/12/02 11:18
发布于 2015/12/02 11:18
之前已经帮大家介绍过癫痫病中医治疗众多方法之一—“穴位埋线法”的大概内容,穴位埋线操作简单,安全适用,较为经济,无西药的不良反应,无口服中药的繁琐,埋线一般15天~30天1次。
技术操作方法
1.器械准备
消毒用品、镊子、8号注射器针头、30号毫针、剪成1厘米长的1号铬制羊肠线、创可贴。
2.详细操作步骤
①主穴:A组大椎、筋缩、丰隆(双):B组心俞(左)、肝俞左、阳陵泉(双);C组心俞(右)、肝俞(右)、臂臑(双)。
②配穴:风火上炎型加胆俞左或右,风动痰阻型加风池左或右,瘀血内停型加膈俞左或右,心脾两虚型加脾俞左或右,肾元不足型加肾俞左或右。
A、B、C三组主穴轮流取用,根据患者中医证型,每次埋线加配穴1个,配穴左右交替。
3.埋线的操作技术标准
将30号毫针插入注射器针头,毫针头不外露,注射器针头前端预留1厘米左右长度的空隙以便放入羊肠线,制作成埋线针。
治疗时间及疗程
每15天埋线1次,连续治疗3个月,3个月为1疗程。
关键技术环节
1.掌握选穴原则:主穴一般固定选取,配穴则由于患者症状多样,病机复杂,辨证证型错杂,未必一定就是以上四型的一种,应根据实际病机,灵活选穴。如果挟风火,可取大椎、风池;如果还有瘀血阻滞,则需加血海、膈俞;如果还伴有痰浊,则需加丰隆;虚证则加脾俞、肾俞等,不可拘泥。
2.选穴应准确。
3.取穴埋线应熟悉解剖,避免损伤大的神经和脏器。
大椎、筋缩两穴位于督脉,其深部为脊髓,埋线时注意不可过深,以免伤及脊髓。风池穴在颈部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之间取穴,不可穿入过深,以免损伤延髓,方向应向鼻尖方向,不可向上以免刺入枕骨大孔。心俞、肝俞、胆俞、膈俞、脾俞、肾俞位于背部,不可刺入过深以免伤及内脏如肺脏、肾等。
注意事项
1.患者精神紧张、过劳或过饥者,禁用或慎用埋线,避免类晕针现象发生。
2.妇女有习惯性流产者应禁用。
3.埋线治疗时,需掌握适度的刺激量,防止类晕针现象发生。尤其取坐位时,应随时观察患者的面色及神态。
4.埋线穴位处,应做到严格常规消毒,并无菌操作。
5.背部埋线应慎加小心,不宜过深,严防刺伤内脏脊髓,造成气胸、脊髓损伤。
上一篇 : 癫痫病中医治疗方法——穴位埋线法(上)
下一篇 : 癫痫病中医治疗方法——改良合刺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