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不随意运动型脑瘫运动疗法

发布于 2015/12/03 11:39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有着特殊的病变机理和临床表现,因而治疗方法也不同于其他类型,很多孩子在长期治疗后仍然没有显著的疗效,这也许就是未能掌握病变特点和治疗原则而导致的。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运动疗法,这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有很好的疗效。

运动疗法以运动康复治疗为主,采用以神经发育学疗法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手法应轻缓、柔和,以缓解肌肉紧张性,减轻肌张力波动,控制肌张力障碍为目的。患儿只有在轻松、放松的治疗中,主动运动时不再出现明显的肌肉紧张、张力障碍,自主、随意运动才能完成,头部的控制才能实现。因此,任何情况下加重刺激、诱发紧张的治疗手法都应禁用。抑制异常姿势,打破原始反射的控制,是产生正常运动的基础。姿势的控制至关重要,保持稳定的支撑,在治疗过程中、日常生活中及各种体位时,都要避免异常姿势的产生,保持患儿身体的对称和头部的正常位置。只有控制了异常姿势,才能产生正常的自主运动。

1、对于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尚存的患儿

治疗师可在其仰卧位时用双手握其肩部,使其头颈屈曲,臀抬高,四肢对称屈曲,或患儿坐位时,背靠于治疗师胸前,治疗师控制其上肢,使其头颈屈曲,四肢对称屈曲,似抱球状,以抑制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角弓反张模式,促进头部中立位的摆放和控制。治疗师也可在抱球的基础上,鼓励患儿自发做头部的屈曲与伸展,增强头部控制的稳定性。治疗师也可坐于床上,两下肢伸展并靠拢,患儿背向治疗师,两腿分开,坐于其双腿上。根据患儿的情况,将其头部紧靠在治疗师的肩、胸部令患儿上肢平举,双手交又于中间位,然后训练士握住患儿的双手,向前、下方牵拉其上肢,这时患儿的重心向前、下方移动,头颈前屈。同时可抑制非对称姿势。

2、对于紧张性迷路反射亢进的患儿

要纠正这种异常姿势切忌把手放在患儿枕后向上硬抬起头部,这样做会适得其反,使痉挛加重,使头部后仰更甚。正确的操作方法是:患儿取仰卧位,操作者用双手托住患儿头部两侧,先使患儿颈部拉伸,再用双手轻轻向上抬起头部,与此同时,治疗师用两前臂轻压患儿双肩。反复训练,可使患儿头部的异常姿势得到适当的纠正。也可让患儿俯卧位于治疗师腿上或楔形垫上,治疗师协助支撑患儿肩、肘、臂等部位,另一条腿可压在患儿臀部,抑制患儿的紧张性迷路反射。姿势稳定性差及部分颈部无力的患儿,治疗师可在其端坐位通过对其躯干的压迫、抵抗来提高肌紧张,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头部进行适当的抗阻训练,增强头部稳定性。

3、对于非紧张性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

治疗师可让患儿取仰卧位,将其下肢屈曲向腹部,让患儿两手抓自己的脚,治疗师握住其两侧腕踝部将患儿拉起至45°或90°,可促通头颈前屈,头立直,也可促进平衡反应。治疗师也可让患儿俯卧于Bobath大球上,从俯卧位变为肘支持的俯卧位,然后,将两上肢交替地拿向前方进行支撑。将球向前方移动,患儿身体随之向前方移动,利用促通头部的矫正反应的效果来诱发抬头运动。

脑瘫是需要长期坚持治疗的,为了孩子的健康,父母们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只要我们持之以恒,相信很快就会康复的。

脑瘫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