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药物治疗全解析
发布于 2015/12/18 10:05
发布于 2015/12/18 10:05
白癜风治疗疗程长,难治愈是无数白癜风患者心头之痛,但是近几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白癜风的治疗方法层出不穷,治疗药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但是白癜风的治疗方法及治疗药物的选择应因人而异,不能一药治一病,这是因为每个患者的病因、诱发因素、临床类型和病情是不尽相同的,不同的患者使用同一种药其疗效也不一样,今天就为大家解析一下目前白癜风药物治疗都有哪些。
1.皮质类固醇激素
皮质类固醇激素是一线常用的治疗白癜风的方法,可以采用皮损部外用、常规剂量口服、小剂量激素疗法和局部注射,均对白癜风有一定的疗效,可能与针对本病的自身免疫发病机制有关。有学者观察治疗后患者免疫功能,发现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与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均明显回升而接近正常,白斑亦复色好转或痊愈,提示皮质类固醇激素可能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而发挥治疗作用。
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适用范围广,包括局限型白癜风、节段型白癜风等。自1970年来,有不少关于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白癜风的研究,所报道的疗效差异很大,复色面积在9%~92%之间不等。外用皮质激素制剂有0.2%倍他米松霜、复方适确得软膏等,每日外涂2次。有报道局部间断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在治疗白癜风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降低局部出现皮肤萎缩和毛细血管扩张等不良反应。
对于全身泛发性或处于进展期及自身抗体阳性的白癜风患者推荐常规剂量口服激素系统性疗法,用强的松晨顿服10~15mg(儿童酌减),连续服用1~3个月,见效后每2~4周递减5mg,至隔日服5mg。服药2月无效中止治疗,因能发生类固醇性萎缩、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柯兴病、痤疮、毛细血管扩张等,因此长期激素治疗的副作用应引起重视。
为了减少常规剂量口服激素系统性疗法的不良反应,Pasricha和Khaitan采用倍他米松小剂量激素疗法治疗了40例患者,隔日单次5mg口服,治疗1~3周后,89%的患者明显好转,80%的患者一般在2~4月内皮损内可以明显看到色素沉着。复色面积小于10%的14例,复色面积10%~25%的7例,复色面积26%~50%的10例,复色面积51%~75%的3例,复色面积大于75%的4例。17例出现不良反应。
皮质类固醇激素局部注射可用确炎舒松A混悬液或得宝松液0.5ml~1.0ml加2%利多卡因1.0ml混匀于白斑边缘进针皮内浅层注射至外观呈橘皮样隆起为止,1~2周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如重复治疗,疗程间隔以4周为宜。Gokhale用注射疗法治疗27例患者,在第6个月时,有16例获得了80%的复色。长期使用激素应注意其副作用。
白癜风的不同类型对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的反应性不一样,有报道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30例节段型白癜风中23例(76.7%)治疗后复色,8例局限型中7例(87.5%)复色,43例泛发型白癜风中62.5%出现不同程度的复色,但其中也有23.3%的患者皮损仍然扩展。皮损部位也是影响疗效的因素之一,一般颜面部皮损效果较好。儿童与成人白癜风特性不同,对治疗的反应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儿童白癜风对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的反应性较好,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是儿童白癜风的首选。
2.他克莫司
他克莫司又名FK506,有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为:T淋巴细胞是他克莫司作用的主要靶细胞,他克莫司是通过与胞内的FK结合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抑制T细胞活化基因的产生(对干扰素-γ和IL-2等淋巴因子的mRNA转录有抑制作用),同时还抑制IL-2受体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增殖的信号传导通道而抑制T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此外他克莫司还能抑制多种炎症因子的释放。系统用药已较广泛地应用于抑制人体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也在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系统性用药治疗皮肤病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其严重的全身不良反应限制了它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其外用制剂的产生,拓展了它在皮肤科应用的领域。一项外用0.1%他克莫司和0.05%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白癜风患儿的随机双盲试验中显示,经过2个月的治疗,他克莫司和丙酸氯倍他索软膏的有效率分别为41.3%和49.1%,而前者没有产生皮肤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的不良反应。
3.氟脲嘧啶
氟脲嘧啶(5-FU)通过与脱氧尿苷竞争胸苷酸合成酶抑制细胞活性。用砂纸磨擦皮肤,5-FU霜封包应用1~10天。复色最早可于1月后见到。尽管13%的病人1年内复发,但60%~64%的病人复色较好,节段性白癜风不适合这种治疗。
4.免疫调节剂
(1)左旋咪唑
有免疫调节作用,可能与针对本病的自身免疫发病机制有关。对于进展缓慢的白癜风,左旋咪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表明,使用该药150mg,每周连服2天,94%的患者在治疗2~4个月后停止发展,一些患者出现色素沉着,合并外用激素则疗效更佳。
(2)转移因子:是由正常人致敏的T淋巴细胞提取的一种淋巴因子,能特异性地将供体的细胞免疫能力转移给受体,从而提高受体的细胞免疫能力。应用转移因子12单位,皮下注射,每周2次,3个月为1个疗程,有阻止白斑扩散的作用。另外,由于本品对消化酶具有抵抗力,不被胃蛋白酶及胃酸破坏,所以也有人采用口服转移因子的方法治疗白癜风。
(3)胸腺肽:又称胸腺素、胸腺因子,是一种细胞免疫增强剂,故亦可用于白癜风的治疗。一般用2毫克~10毫克,肌内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除少数可有变态反应外,一般无严重不良反应。有人应用胸腺因子D注射液10毫克(儿童5毫克)肌内注射,隔日1次,连续应用3~9个月,同时配合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白癜风,总有效率达82.8%。一般在用药后1~3周即可见效。
(4)卡介菌多糖核酸:斯奇康注射液(卡介菌多糖核酸)为新一代双向免疫调节剂,系卡介菌提取物,含核酸多糖等10多种免疫活性物质,通过细胞免疫平衡体液免疫,刺激网状内皮系统,激活单核-巨噬细胞,从而提高免疫功能。因部分白癜风的发病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也有患者自述首次发病前有明显的精神压力或精神创伤,发病后,患者抑郁焦虑,恐惧则又加重病情,这都说明了与免疫功能有关。给患者应用斯奇康后病情缓解,皮肤损伤由发展到停止到缩小,虽然作用缓慢,但疗效是肯定的,令人满意,同时也为寻求的病因机制提供了线索即与免疫功能紊乱有直接关系。
5.胎盘黑素生成素
人胎盘提取物—黑素生成素是一种能促进黑素合成和黑素细胞增殖的脂蛋白。1986年Cao首次报道了用黑素生成素治疗白癜风的有效率为84%。1995年Roy等进一步分析了黑素生成素的成分为内皮素、神经节苷酯等活性物质。国内许爱娥等对150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进行了治疗,用浓度为1.2mg/ml的黑素生成素水剂外擦于白斑处,并辅以250W的红外线灯每日照射2次,每次20分钟,以3个月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痊愈率为18%,有效率为72%。
6.钙泊三醇
有学者研究发现白癜风皮损处钙代谢紊乱,黑素细胞膜有VitD3的受体,于是人们局部试用钙泊三醇(calcipotriol)治疗白癜风并获得一定的疗效,其详细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7.仿过氧化氢酶霜:
白癜风患者皮损区的过氧化氢酶缺乏,而过氧化氢酶能纠正白斑皮肤过氧化氢异常积聚,减少过氧化氢对黑素细胞的损伤。仿过氧化氢酶霜可清除皮损区的过氧化物,抑制色素的进一步脱失,其主要成分为氯化钙、氯化镁、碳酸氢钠和蒸馏水。每天外用两次,通常在2~4个月内病情活动受到控制,皮损不再扩大。
8.前列腺素E2(PGE2):
其作用机理为PGE2刺激黑素小体的成熟,促进黑素细胞树突的成熟。将PGE2加入黑素细胞培养液中,用电镜观察发现PGE2有刺激黑素小体和黑素细胞树突成熟的作用。此外,PGE2还可以促进黑素细胞的增殖,通过直接或第二信使的介导作用增加酪氨酸酶的活性。ParsadD用含166.6ug/g的PGE2凝胶治疗27例白癜风患者,结果15例患者获得75%~100%的复色,3例获得50%~75%的复色。
9.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儿茶酚胺能使离体蛙皮的肤色变淡,而单胺氧化酶制剂能抑制交感神经末梢处儿茶酚胺的代谢。有人应用该类制剂治疗节段型白斑获效。
10.微量元素
白癜风患者处于Zn、Cu、Se缺乏状态,而含有较正常高的Fe、Co、Cu、Zn、Se,分别是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中心成分,缺乏将使之活性降低,患者易受自由基损伤。实验研究发现,白癜风患者血清或白斑组织内铜或铜蓝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而铜含量的减少直接影响酪氨酸酶的活性,使黑素合成受阻。因而,可用含铜的药物治疗白癜风,如0.5%硫酸铜溶液10滴,放入水或牛乳中饭后服用,每天3次(儿童酌减),疗程应持续数月;或用0.5%硫酸铜溶液在白斑区作电离子透入,每天1次;也有静脉注射硫酸铜溶液的尝试,但不宜轻易使用。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多用些铜勺、铜壶等铜餐具。硫代硫酸金钠(每周在白斑处皮内分点注射1次,每次1ml,10次为一个疗程。)治疗白癜风作用机理不详,可能是由于重金属与皮肤中的巯基结合,赋予酪氨酸酶活性,促进黑素形成,或与金离子在表皮中的沉着有关。该药仅适用于暴露部位的小面积白斑,缺点是注射时的疼痛和注射后导致的局部皮肤萎缩,因此经7~8次注射后还不见新生的色素斑点时,应终止治疗。
11.中药治疗
对白癜风尤其是进展期的白癜风有一定的疗效,一般采取辨症施治的原则,副作用少,中成药有补骨酯注射液、制斑注射液等。常用外用中药有补骨脂、菟丝子、雄黄、密陀僧、白芷、乌梅、、刺蒺藜等。单味中药如补骨脂提取物、白芷总香豆素;防风、前胡等浸出液;有效单体如8-甲氧补骨脂素(8-MOP)、8-异戊烯氧基补骨脂素、5-甲氧补骨脂素(5-MOP,佛手内脂)、熊果酸等;外用治疗白癜风均有较好疗效。
上一篇 : 如何选择白癜风药物治疗
下一篇 : 中医治疗白癜风的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