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帕金森氏综合症危害

发布于 2015/12/25 13:19

随着世界各国的老龄化趋势,帕金森病这一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患病人数也逐年增多。帕金森病已经成为老年人群中第四位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帕金森病一般发生在55岁以上的老年人,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的几率也会随之增加。目前,在我国55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人数有500万到700万之巨。中年帕金森氏综合症危害有哪些?

为什么帕金森病要如此纠缠老年人?在临床上,帕金森病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帕金森病通常是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病变的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进入老年以后,我们身体的各项功能逐渐在走下坡路,神经系统自然也不例外,也会发生退化,因而容易发生退行性病变。继发性帕金森病多由脑炎、脑动脉硬化或锰、一氧化碳中毒、某些药物作用等继发原因所致。心脑血管病、老年性痴呆、糖尿病等都是老年人的常患疾病,这些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神经系统,导致脑中多巴胺的分泌不足,从而引起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对于老年人的危害非常严重,它起病缓慢,逐渐加重。令人担心的是,这种疾病的早期症状和人类的自然老化过程非常相似,加之公众缺乏相关的医学知识,人们常常误以为病人的症状只是自然老化的表现,因此往往失去警惕,错过了疾病的早期发现,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由此造成的后果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有资料显示,帕金森病在发病的10到15年内可以导致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出现明显残障。

由于目前的医疗技术水平还不能彻底治愈这种疾病,因而,得了帕金森病,就需要终身与药为伍。据统计,全球帕金森病病人每年仅药物治疗的费用就达到110亿美元,而且对于晚期病人来说费用要比早中期病人高3到5倍。这对于得病的老年人而言,无疑是一笔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积极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就显得十分重要。

帕金森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