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期三叉神经痛药物治疗

发布于 2015/12/28 16:36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发生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短暂的、反复发作的剧烈疼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病因不明;后者由炎症、外伤、肿瘤、血管病等引起。常于40岁后起病,女性较多。中医学称本病为“偏头风”、“面痛”等。间歇期三叉神经痛药物治疗有哪些呢?

1.西医药治疗

(1)卡马西平:为首选药物,初服100mg,日2次,服1日以后每日增加100mg,直到疼痛停止。每日最大量不应超过1咖忉e,以后逐渐减小药量,确定最小有效量维持。但应定期检查肝功能与造血功能,孕妇忌用。副作用参见药物书籍。

(2)苯妥英钠:初服100n氓,每日3次;如无效可每日增加100mg,最大量不超过每日600mg。如产生头晕、行走不稳、跟球震颤等中毒症状应立即减量到中毒反应消失为止。

(3)以上后药物无效,可用氯硝西泮4-6mg/日,副作用有嗜睡步态不稳

2,中医药治疗

(1)风寒阻络:颜面阵发性疼痛,紧束感,遇寒加重,遇热稍减,或伴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方药:川芎20克,荆芥、防风、羌活各10克,白芷12克,细辛3克,全蝎5克,蜈蚣3条,薄荷、生甘草各6克。(2)风热伤络:面部灼热疼痛,遇热加重,恶风,微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散热,通络止痛。

方药:桑叶、白菊花、连翘各12克,苇根15克,忍冬藤20克,蔓荆于10克,川芎9克,全蝎5克,薄荷、生甘草各6克。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