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腹泻患者的护理是怎样的

发布于 2017/09/04 17:13 复禾健康

如果有人了解母乳性腹泻的话,就会知道此病的危害有多大,患儿不只是大便不正常,而且血压等一些身体指标会严重下降,严重时影响患儿的生命,因此家长朋友们要关注母乳性腹泻疾病,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母乳性腹泻患者的护理。

母乳性腹泻的护理:

第一,腹泻患儿原则上不主张禁食,应继续喂养,但也需根据病情灵活掌握。例如呕吐频繁的患儿,暂不宜进食,而采用静脉输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一旦病情好转,病儿有食欲,可及早恢复喂养。

第二,腹泻期间饮食需适应患儿的消化吸收功能,一般可参考病儿食欲及腹泻情况,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例如婴儿可先给予1/2稀释奶,渐增至全奶,平时已进固体或半固体饮食的患儿,可由稀粥、米粉等开始,渐改为较浓的饮食,食量也可由少量逐渐增多。腹泻患儿开始进食后,即使粪便量有所增加,仍可通过补液,补充继续丢失,只要有食欲,则可继续喂养;如腹泻明显加重,又引起较重脱水及腹胀者,则应立即减少饮食。

第三,及早恢复充足的平衡饮食,防止较长时间处于半饥饿状态。急性细菌性痢疾等肠道感染,如能用抗菌药物迅速控制感染,一般2~3天即可恢复正常饮食。轮状病毒肠炎为自限性疾病,多因病毒感染后肠壁充血水肿,大量水份及营养物质不能吸收,排出量较多,即使2~3天后粪便仍较稀,一般也应在5~7天内恢复正常饮食。对迁延性、慢性腹泻患者的治疗,除针对病因治疗外,关键在于改善病儿的营养状态,并且要注意维生素及各种矿物质的补充。

综合了上面的内容,大家认识到了母乳性腹泻疾病的护理方法是什么了,腹泻疾病影响了较多患儿的肠胃健康,让他们的腹部疼痛严重,因此家长们应当多去了解母乳性腹泻的知识,宝宝在发病后要注意进行饮食的调理,加强相关的护理工作。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