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腹泻常用的五种检查指标

发布于 2017/09/12 17:17 复禾健康

小孩子抵抗力能力差,每到了秋季的时候,哺乳妈妈稍微不注意就很有可能导致孩子母乳性腹泻,这情况让我们很多的家长都特别的头疼,那么什么情况才属于母乳性腹泻呢,以下是母乳性腹泻常用的五种检查指标:


根据发病季节、病史(包括喂养史和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大便性状,结合大便常规检查、细菌培养、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电镜检查等作出临床诊断。须判定有物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大便性状易于作出临床诊断。按照母乳性腹泻的病期和症状的轻重,作出分期、分型;并判断有无脱水及脱水的程度与性质、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注意寻找病因,如喂养不当、肠道内外感染等。

一.诊断依据:1.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2.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

二.根据病程分为:1.急性母乳性腹泻-病程在2周以内。2.迁延性母乳性腹泻-病程在2周至2个月。3.慢性母乳性腹泻-病程在2个月以上。

三.根据病情分为:1.轻型无脱水、无中毒症状。2.中型轻至中度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3.重型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

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轮状病毒有高度敏感性,特异性,有助于轮状病毒肠炎和其他病毒性肠炎诊断。

五.聚丙烯酰凝胶(PAGE)电泳试验此法可检测出轮状病毒亚群及不同电泳型,有助于轮状病毒分类和研究。

以上的内容就是我们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小儿母乳性腹泻的检查项目,当我们发现孩子有拉肚子的异常现象,最好及时的带孩子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免得耽误了治疗。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