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慢性浅表性胃炎

发布于 2017/10/30 10:46 复禾健康

随着生活和环境的改变现在人们的常见病也越来越多,慢性浅表性胃炎就是其中的一种,既然它那么常见我们肯定要随时注意自己是否患上此病,要想明确自己是否患有此病首先就要明白什么是慢性浅表性胃炎,下面我们就来了解这方面的内容。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胃黏膜呈慢性浅表性炎症的疾病,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属慢性胃炎中的一种。可因嗜酒、喝浓咖啡、胆汁反流,或因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引起。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如进食后上腹部不适、隐痛,伴嗳气、恶心、泛酸,偶有呕吐。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致病因素迄今尚未完全明了,其中比较明确的病因有:

1.细菌、病毒及毒素。多见于急性胃炎之后,胃黏膜病变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逐渐演变而成浅表性胃炎。鼻腔、口腔、咽部等部位的慢性感染病灶,如齿槽溢脓、扁桃体炎、鼻窦炎等细菌或其毒素的长期吞食,可反复刺激胃黏膜而引起浅表性胃炎。经发现90%慢性扁桃体炎患者胃内有慢性炎症改变。

2.吸烟。烟草中主要有害成分是尼古丁,长期大量吸烟可使幽门括约肌松弛,十二指肠液反流,以及胃部血管收缩,胃酸分泌量增加,从而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慢性炎性病变。

3.药物。某些药物如水杨酸制剂、皮质激素、洋地黄、消炎痛、保泰松等,可引起慢性胃黏膜损害。

4.刺激性食物。长期食用烈酒、浓茶、咖啡、辛辣及粗糙食物,以及过饥或过饱等无规律的饮食方式均可破坏胃黏膜保护屏障而发生胃炎。

所以经过以上的了解后我们平时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提前做好预防。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