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检查项目有哪些呢

发布于 2017/10/31 10:39 复禾健康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危害很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系统、多器官,冬季是该病比较容易发病的季节,而且由于天气的原因,治疗起来比较困难,治疗疾病之前检查是必不可少的,那么,系统性红斑狼疮检查项目有哪些呢?

(1)血常规检查:血色素、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在血液系统受累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可有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个别有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在使用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可中度升高。

(2)尿常规检查:系统性红斑狼疮有肾脏受累时,患者可出现血尿、蛋白尿、白细胞尿和管型,肾功能不全时,尿浓缩功能下降,尿密度降低甚至固定,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

(3)血液生化检查:活动期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几乎百分之百有血沉增快,但血沉高低并不代表疾病的严重性,部分患者,特别是病程较长的患者,即使病情处于缓解期或长期稳定状态,血沉仍然较高。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反应蛋白一般不高,只是在合并感染时升高。绝大γ-球蛋白、β-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均有增高,少数患者冷球蛋白增高。活动期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补体水平下降(总补体、C3、C4均下降),免疫复合物增加;有肾功能不全时,有尿素氮,肌酐升高;有肝脏病变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γ-GT升高;伴有肌肉炎症时,还可出现肌磷酸激酶、醛缩酶、乳酸脱氢酯、谷草转氨酶升高。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肾病时,血甘油三酯,胆固醇上升,血清钾、钙和游离钙异常,白蛋白减少,血清钠、氯离子水平也可异常;也可有代谢性酸中毒或碱中毒改变。

(4)自身抗体检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RNP抗体、抗Ro/SSA抗体、抗La/SSB抗体、狼疮细胞、抗核糖体RNP抗体、类风湿因子、抗组蛋白抗体、抗Ku抗体、抗U抗体、抗器官特异性抗体等等。其中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具有诊断特异性。抗核抗体(ANA)阳性率高,可达百分之九十五,可作为参考试验,但周边型、均质型抗核抗体多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清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而斑点型和核仁型多见于其他结缔组织病。狼疮细胞的检出率可达百分之六十,多在发病初期和活动期出现,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很快消失,检出狼疮细胞的病人并不都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其他结缔组织病也可检出狼疮细胞。临床观察,有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阳性者常提示肾脏及神经系统等脏器出现损害者较多,病情相对较重,预后较差;如果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阴性,抗RNP抗体阳性,发生肾炎、神经精神病变者较少。抗心磷脂抗体多见于狼疮抗凝物质者,伴血小板减少,易发生习惯性流产。抗组蛋白抗体的药物性狼疮多见。抗Ku抗体、抗U抗体阳性多数合并其他结缔组织病。器官特异性抗体包括抗红细胞抗体,抗白细胞抗体,抗血小板抗体,抗淋巴细胞抗体,抗细胞浆抗体,抗骨骼肌细胞,抗平滑肌细胞抗体,抗甲状腺上皮抗体,抗心肌抗体,抗肾小球上皮抗体,抗神经细胞抗体等,均能与各自的细胞结合,产生炎性作用。

(5)心电图有心肌病变,肺动脉高压病变,心包炎或电解质失调时,心电图有相应的异常改变。

(6)放射线检查X线可检查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心包炎,胸膜炎,肺炎,肺部感染,肺出血,关节炎;CT扫描和核磁共振检查对神经系统、心、肺、纵膈、腹部、盆腔、脊柱关节病变均有诊断或鉴别诊断价值。

(7)超声波检查超声波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浆膜炎、心肌炎、肝、脾、淋巴结肿大,胆囊、胰腺、肾脏,泌尿道、子宫、前列腺病变均有指导意义,也可做血管炎的检查。另外,狼疮带检查的阳性率可达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八十,以活动期明显,但也见于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等,并非系统性红斑狼疮所特有。肾脏穿刺检查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确诊率达百分之百,即使临床上没有出现肾脏异常,但肾脏活体组织检查也会发现异常。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