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用中医治疗怎么样

发布于 2017/12/06 11:15 复禾健康

近些年来,中医的治疗方法很受推崇,一方面是由于中药的毒副作用相对于西药来说较小,再就是中药在治标的同时还能治本,这是患者所期望的效果,那么,肺心病用中医治疗怎么样呢?一起来聊一聊这个话题吧。

肺心病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学多属“喘证”范畴,以呼吸困难喘息气促,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慢性肺心病多见于年老体弱患者。由于正气的虚衰、抗御病邪能力的低下,在发病过程中往往虚实夹杂,病变交错,即使感受了外邪也往往没有明显的表现,假象掩盖真象,临床如不提高警惕、细心体察,常可造成虚实混淆、治疗不当的后果。

临床表现:心悸不宁、咳逆喘息不得卧、小便不利、下肢浮肿

治法:宣肺降逆、化痰利水

代表方剂:如证属外感风邪、内停水湿,方用导水茯苓汤;证属外感风热、水湿不降,方用越婢加术汤合越婢加半夏汤、葶苈大枣泻肺汤;若决渎失司,水肿较甚,阻碍阳气运行时,必须急用利水行气的方法先治其标,方用五苓散合五皮饮,使水消阳复,肺气宣降。这正如《医碥》所载"阴水虽宜补阳,然小火不能胜大水,必先泻去其水,乃用暖药以补元气。"叶天士也说:"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都是指这种病情而言。

临床表现:喘促少气咳声低弱,不能平卧,唇甲紫绀,舌质瘀暗。

治法:益气活血化瘀。

代表方剂:保元汤合芎归散

"少阴气绝则脉不通,不通则血不流",从而造成因虚致实的瘀血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单纯使用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显然是不正确的。若血瘀兼阳虚者,宜用六味回阳饮合黄芪桃红汤;血瘀兼气阴不足者,宜用生脉散合桃红四物汤。

另外,有的肺心病患者,即使外邪已除,心阳得复,而面色晦暗、唇舌紫绀的瘀血现象常有减轻,但不易完全消失。这种情况,多因病程日久,肾元耗损,血气失荣,肾之真脏色外露,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是"亏乏其本"的,应长期服用金匮肾气丸或济生肾气丸,可获得固本益元、调养气血、消除紫绀的良好效果。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